实体经济▲多金融数据超预期 资金加速输血实体

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2.85万亿元 , 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15万亿元 , 广义货币(M2) 同比增速重回两位数……最新出炉的3月多个金融数据增长超过预期 , 显示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正在快速恢复 , 也显示疫情暴发以来打出的宏观政策组合拳的效果逐步显现 。
展望未来 , 业内人士表示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力也将支撑金融数据持续向好 。 在4月10日举行的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 ,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 , 作为我国利率体系压舱石 , 存款基准利率要长期保留 , 贷款市场利率的改革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 贷款利率的下行有利于稳定存款利率 。
金融数据超预期大幅增长
无论从3月还是整个一季度的数据来看 ,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都在加大 , 尤其是3月金融数据 , 整体大幅超过此前的市场预期 。
具体来看 , 3月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2.85万亿元 , 比上月多增约1.94万亿元 , 比上年同期多增1.16万亿元 。 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15万亿元 , 比上月多增4.3万亿元 , 比上年同期多增2.19万亿元 。 就整个一季度而言 , 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 , 同比多增1.29万亿元 。 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08万亿元 , 同比多增2.47万亿元 。
针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较快增长 ,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 , 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加大 , 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增加了7.44万亿元 , 这个水平是季度历史新高 , 同比多增了1.13万亿元 。 3月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新增3.15万亿元 , 同比多增了1.19万亿元 。 二是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力度加大 。 企业债、股票、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明显增加 , 一季度非金融企业的债券净融资1.77万亿元 , 同比多8407亿元 , 其中3月份当月企业债的净融资9819亿元 , 是单月企业债净融资的最高水平 。 三是金融体系积极配合财政政策 , 大力支持政府债券融资 。 一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58万亿元 , 地方政府专项债增长明显 。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 2月以来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 , 在量、价两个维度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力度 , 政策效果在3月得到集中体现 , 主要表现为资金通过信贷、债市两个渠道 , 大规模流向企业 。
企业债融资单月增量达到历史峰值 , 足见目前低利率趋势下 , 企业债券融资需求恢复的积极性 , 这将有利于国内融资结构的优化和改善 。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 。
除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外 , 3月广义货币(M2) 同比增速也出现明显反弹 , 重回双位数 , 达到10.1% , 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1.5个百分点 。
阮健弘指出 , M2增速上升较多 , 说明货币政策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 一季度是经济增长受疫情影响的承压期 ,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 但同期 , 在政策的引导下 , 银行信贷投放较多 , 推动M2增速大幅回升 , 全社会流动性持续保持在合理充裕状态 。
需求渐恢复数据向好趋势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 , 从新增人民币信贷结构来看 , 非金融企业贷款及居民贷款增速均有回升 , 尤其是个人消费贷款由降转升 , 表明随着国内疫情基本控制 , 生产、生活逐步回归常态 , 居民消费生活显示出积极变化 。
居民贷款方面 , 无论是短期贷款还是中长期贷款都有明显回暖 。 其中 , 短期居民贷款净增5144亿元 , 为历史单月最大增量水平 , 同时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净增4738亿元 , 略高于去年同期 。
住户部门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消费部门 , 其信心增强有利于实体经济恢复增长 。 阮健弘介绍 , 受疫情影响 , 一季度居民消费信贷大幅减少 , 但3月情况发生了变化 , 当月新增个人消费贷款6094亿元 , 扭转了2月份净下降的走势 。 其中 , 3月个人住房贷款新增3472亿元 , 其他消费贷款新增2622亿元 。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 居民短期贷款继上个月负增长之后转正 , 说明随着生活秩序恢复 , 被疫情暂时抑制的居民需求开始回升 , 餐饮、娱乐、郊游等短期消费恢复较快 , 购房等中长期贷款尚待逐步恢复 。
阮健弘透露 , 从目前掌握的信贷需求情况看 , 随着疫情减缓和企业复工复产节奏的加快 , 资金需求得到足够恢复 。 同时 ,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放宽 , 个人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需求也会逐步释放 。 此外 , 随着重大投资项目的逐步开工 , 相应贷款也会增长 。 统计调查显示 , 二季度贷款需求预期指数比一季度高出17.1个百分点 。
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充足
数据回暖 , 表明实体融资需求的回升 , 亦表明在疫情的特殊时期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在明显加大 。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还有哪些工具?下一步央行是否还会进一步降息、降准?对此 , 孙国峰在发布会上一一予以回应 。
【实体经济▲多金融数据超预期 资金加速输血实体】今年以来 , 央行已经实施三次降准 。 在最近一次定向降准后 , 有4000家左右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到了6% 。 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 , 和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 , 这也是相对较低的水平 。 孙国峰表示 , 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有多种工具 , 有全面降准、定向降准 , 还有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 , 可以提供长、中、短期流动性 , 还有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 也可以提供流动性 , 所以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