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电总局发文:电视剧不超过 40 集!

来源: 潇湘晨报 抗击疫情期间 , 宅在家里的 , 刷几部电视剧自然是解乏的选择之一 。 对于已经复工的人来说 , 下完班回到家 , 刷两集电视剧 , 也是放松自己的一个方式 。 此时 , 之前一个常被吐槽的问题出现了 , 那就是 " 注水剧 " 。 这些电视剧动不动就 70 集起跳 , 自称 " 宏篇巨制 " , 但对不少观众而言是 " 狂点快进键而不能 " 。 是时候对 " 注水剧 " 动动手术了 。 近日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 《通知》要求 , 电视剧网络剧拍摄制作提倡不超过 40 集 , 鼓励 30 集以内的短剧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出台相关政策管控 " 注水剧 " 是必然的 , 但更好的选择 , " 应该是建立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机制 , 让内容粗糙的电视剧被市场淘汰出局 " 。 揭秘 利益的驱使 , 给了 " 注水剧 " 滋生温床 " 注水剧 " , 顾名思义就是那些为了追逐经济利益 , 而人为地加注无营养泡沫的剧集 。 在观众看来 , " 注水剧 " 就像是泡涨了的海绵 , " 松松软软 , 拖拖拉拉 , 又臭又长 " 。 " 注水剧 " 并不是近年来才有的一个怪现象 。 道和影视总经理晓枫说:" 现在国产剧的盈利模式 , 主要就是依赖于版权售卖收入和广告植入等 , 说得直白一点 , 大多数平台都是按照‘单集价格 × 集数’的方式 , 来购买影视剧的版权 。 " 在这样的市场逻辑下 , 制作方把集数拉得越长 , 自然卖得价格就更高了 。 " 而且作为播出平台的电视台 , 收入模式也很单一 , 主要就是靠卖广告 , 电视剧集数多了 , 广告曝光频次增加 , 也会增加广告收入 , 这也是助长‘注水剧’泛滥的一个因素 。 " 晓枫说 。 晓枫说 , 一些前期投入大的影视项目 , 也会选择拉长剧集来覆盖成本 。 " 比如演员片酬、服化道的制作、后期特效效果等 , 由于制作方面有复杂的利益分成 , 也让一些影视公司通过延长剧集 , 覆盖制作的成本 。 " 晓枫总结说 , 行业内都知道 " 注水剧 " 不讨喜 , 作为生产方的影视公司怎么可能不清楚 , " 但是为了追逐利益 , 他们只能硬着头皮上 …… 从行业内呼吁抵制‘注水剧’ , 再到这次总局正式下文管控 , 相信会给一些抱侥幸心理的影视公司当头一棒了 " 。 对比 长剧并不都是 " 注水剧 " 资深影视人谢晓虎表示 , 不能一概而论地把篇幅长的剧集 , 都划到 " 注水剧 " 的集合里 。 " 比如像《康熙王朝》、央视版《三国演义》、央视版《水浒传》等 , 这些篇幅较长的历史剧 , 肯定不能算‘注水剧’ , 由于时间跨度大、剧情复杂 , 这些剧集的篇幅肯定会拖得比较长 , 如果因为剧集上限就把这些剧算作‘注水剧’显然是不公平的 。 " 谢晓虎认为 , 真正的好剧是没有人会嫌长的 , " 因此不能因为‘注水剧’泛滥 , 就搞一刀切 , 还是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 对于那些真正的‘注水剧’ , 我们需要坚决喊不 , 但是对于那些因为剧集创作不可避免地拉长了篇幅的作品 , 我们还是需要理性看待 " 。 声音 也需要市场自主 " 淘汰 " " 在趋利的市场环境中 , 肯定是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和研究的 。 具体到‘注水剧’的问题 , 从剧本审核、演员片酬到卫视播出等各个环节 , 都是要综合考虑进来的 。 " 剧评人李永杰指出 , 有关部门的及时管控是一种风向的引导 , " 但对于电视剧行业的管理 , 还是应遵从市场规律 , 行政的管理不要干预太多 " 。 李永杰认为 , 由市场竞争来优胜劣汰 , 才是打压 " 注水剧 " 最有力的武器 。 " 我们应该让观众的口碑 , 成为真正的市场评价标准 , 不以长短论英雄 , 让好的长剧生存下去 , 让坏的长剧被淘汰 , 从而就可以挤掉市场里‘注水剧’的水分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