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围城:1665年伦敦大瘟疫的应对与记忆( 二 )

鼠疫围城:1665年伦敦大瘟疫的应对与记忆

清道夫誓词 由此可见 , 在1665-1666年伦敦的防疫措施是比较细致完备的 , 这是经历了150多年(从1518年亨利八世时第一个王国文告开始 , 王国政府取代教会开始了近代国家的公共卫生行动)的经验积累才基本定型的 。 1666年9月之后(8月份还有疫死者) , 瘟疫停止了 , 从此之后 , 在伦敦甚至英国再也没有发生鼠疫 。 有学者称 , 那与9月2-5日的伦敦大火有关 , 有人称那是一场阴谋的大火 , 可以一举多得 , 既能烧毁贫民区(因为穷人是主要的染疫者 , 那时候瘟疫又被叫做“穷人病”) , 又能栽赃天主教…… 。 最后大火烧掉了一半伦敦城 , 贫民区质量低劣的房子所剩无几 , 藏匿在贫民区的老鼠被烧得一干二净 。 重建伦敦城使用的主要是石头 , 而不是中世纪的木头 , 老鼠的栖身之所没有了 , 所以鼠疫再也没有发生 。 但是这些观点仍需要更多的证据作为支撑才能自圆其说 。 伦敦大火对于鼠疫的消失无疑是有意义的 , 可能意义重大 。 但是伦敦人为防疫所付出的行动同样不能抹杀 。 虽然鼠疫的发生有着生物学医学的原因 , 但是它的蔓延确与人文、社会环境连接在一起 。 伦敦防疫的推行有效地控制了鼠疫的蔓延 , 虽然也出现了社会各界对严格隔离制度的不满、部分宗教界人士的批判以及医疗资源缺乏、隔离医院收治能力有限等问题 , 但是无疑 , 这是后来英国乃至西方国家公共卫生机制的模板:有组织的隔离制度、疫情上报制度、环境卫生整治制度以及适时的医疗救助制度等在此奠定了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