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公众批评,湖北红十字会该“委屈”吗?

侠客岛:面对公众批评 , 湖北红十字会该“委屈”吗? 焦灼抗疫中 , 湖北红十字会和武汉慈善总会被推上风口浪尖 。 质疑的焦点来自于对比——一边是冲在抗疫最前线的 武汉协和医院 , 医疗物资紧缺 , 湖北红会下拨了3000个N95口罩 ;另一边则是被冠以“莆田系”之名的 武汉仁爱医院 , 根据湖北红会1月29日的公告 , 收到了1.6万个口罩 。

面对公众批评,湖北红十字会该“委屈”吗?。

面对公众批评,湖北红十字会该“委屈”吗?

一 对比产生的质疑 , 归根结底是两个问题: 一是效率:为什么后方乃至各界支援了那么多钱和物 , 最艰苦的前线仍出现“子弹打光”的情况? 二是公平:为什么“主力战疫部队”供不上的时候 , “非战斗部队”却获得了更多的物资? 截止发稿时 , 红会和仁爱医院都有回应 。 红会的回应是 , 工作有失误 , 录入有错误 , 发给仁爱医院的不是协和紧缺的N95 , 而是KN95 。 吊诡的是 , 回应稿的日期却又“不准确”地写成了2019年 。 仁爱的回应则是 , 该院有发热门诊 , 也收治过一些 , 目前仍有病人住院 , 但是之后武汉发布了几家定点收治医院 , 因此不再收治发热病人 , 口罩分给了病人和周边社区居民 。 在今晚9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 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回应红十字会物资供应问题时这么说:消耗量大于供应量;捐赠物资和急需物资品种型号标准不是很好的对应;周转不够快;调拨不够及时 。 网友质疑、舆论关注 , 当事方有回应 , 事件会在多方信息澄清中逐步还原面貌 。

面对公众批评,湖北红十字会该“委屈”吗?

二 但其实 , 从疫情爆发开始到今天 , 无论卷入舆情风暴的是谁、是哪一方 , 大家关心的问题主线并无二致 。 这条主线无非就是: 在这场战役中 , 这些应对措施对路吗? 参与应对的人员能力和态度足以胜任吗? 或是 , 当我们一边抗疫、一边科学回溯病情起源的时候 , 能否发现曾经出现的问题 , 以及是否有些人事后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就是湖北红会此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的逻辑 , 也是此前或今后每个舆情焦点产生的根本原因 。 当然 , 特殊时期 , 情绪可能会随着恐慌和不满而放大 , 这也是“民之常情” 。 毕竟 , 这是一场“直播战役” , 就连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医院的建设都有4000万网友“云监工” 。 “战时捐赠”问题向来敏感 。 前线不怕流血 , 但怕血白流;后方不怕付出 , 但怕我们的付出被浪费、被辜负 。 捐赠的物品和国家下拨的物品 , 最要紧的是流向需要之处 。 “战时状态”是一种紧急状态 。 它意味着整个体系的运转都要围绕“打赢战争”这个最终目标 , 必要时可以动员一切 。 是谁在前线“打仗”? 这次是一线的医护人员 。 事实上 , 从疫情爆发开始 , 就不断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流出——医护装备吃紧、人手跟不上、床位不够、甚至连食品供应都跟不上 。 大年三十晚上一些医护人员的方便面“年夜饭” , 医护人员剪下日用文件夹裹在头上护目 , 武汉多家医院公开发出求援信息等等 , 都佐证了急需的物资紧缺、协调和后援存在混乱的情况 。 在这种情况下 , 无论是谁言之凿凿说“物资充足” , 抑或对抗疫信息一问三不知 , 在现有的信息环境下 , 都会被明察秋毫又毫不留情的民众“打脸” 。 但这种批评并非无理的苛责 。 前面说了 , 战争最重要的是打赢 。 在战争或战役中 , 指挥不力、调度不周、料敌大意、临阵脱逃 , 都会受到最严厉的军法处罚 。 这是治军原则 , 也是治理要义 。 所有处在抗疫战中的人都应以此要求自己 , 而非其他任何标准:我们现在所做的 , 真的是最好的了么?我们现在做的 , 是能够让一线战士放心冲锋、让病患和家属都放心治疗、让其他的全国民众不再恐慌了吗?

面对公众批评,湖北红十字会该“委屈”吗?

三 湖北红会自觉“委屈” 。 据报道 , 武汉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耘表示 , 武汉市红会只有10个人 , 湖北省红会有20多个人 , 加上统计局调拨的30个人 , 巨额捐款和海量物资 , 就由这60多号人负责接收、清点、查验、登记 , 还得及时信息公开 。 “经常网上有人骂我们 , 挺委屈的 。 ” 几十个人处理数额巨大、来源多头的物资 , 客观上是很难 , 委屈也正常 , 网络上已经披露除了人手外 , 仓储、车辆等硬件都远跟不上 , 一些医生连轴转倒完班还需要去帮忙搬运物资等 。 但是公众的批评是否有道理?当然有——前段时间 , 官方要求所有援助物资都汇总到红会统一调配 , 但实际运行显然已经超出了一个红会或者慈善机构的能力范围 , 造成援助物资流通的“肠梗阻” , 这种供需矛盾尖锐 , 不解决更待何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