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教父盛田昭夫:枪炮、电气和珍珠港( 四 )
巨人的盲区公正的说 , 盛田昭夫对美国空心化和美式商业的批评不无道理 , 也被一些美国人接受 , 但他预言日本商业能力超过美国 , 则有着历史性的巨大盲区 。 盛田昭夫没有意识到 , 美国不热衷于一些实体经济 , 核心在于一个机会成本问题 , 即美国把实体经济的资本 , 投资航天、军工或者高端服务业 , 可以产生更多增加值 。 同时美国是一个全球帝国 , 他需要和盟友形成较好的产业分工 , 而不是自己生产一切 , 美国拥有高科技、高端制造和服务业、美元等更多核心产业 , 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 即使是华尔街 , 也需要辩证看待 , 固然这里边充满投机和肮脏的交易 , 但华尔街金融也带动了货币的高效、高速流动 , 迅速为一些新经济提供融资 , 美国的IT和互联网产业 , 正是在华尔街资本的血养下 , 迅速崛起 , 成为今天美国经济的支柱 。 早在1970年代 , IT信息革命已经发轫于美国西部硅谷: 1971年英特尔发布世界第一款微处理器(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7年 , 微软公司搬到西雅图 , 开发PC的编程软件; 1977年 , 乔布斯发布苹果II个人计算机; ... 这些企业和他们代表的新经济当时十分弱小 , 即使到1980年代 , 还看不出他们对索尼代表的电子产业 , 有多大的冲击 。 所以盛田昭夫对小友乔布斯仰慕的眼神感兴趣 , 对乔布斯研究的东西 , 大大的不感兴趣 。 更何况日本战后施行的国家计划经济 , 扶持大型垂直托拉斯企业以及终身雇佣制 , 非常适合钢铁、造船、汽车等重化工产业 , 但面对多元、平等、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经济时 , 无论是等级分明的日本社会结构 , 还是等级分明的日本经济结构 , 都不能很好的适应 。
收购美国 日本可以说不当华尔街的热钱大量融入硅谷 , 开启IT信息革命时 , 日本人却把大量升值后的日元融入房地产、股市以及满世界的买买买中 。 1985-1990年 , 日本房产、股价飙涨 , 东京房价市值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 1989年 , 盛田昭夫以34亿美元巨资收购了美国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同年 , 三菱集团以8.46亿美元购买了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把这个美国资本主义的象征插上了太阳旗 。 美国媒体惊呼:这时商业上的珍珠港事件 , 照此下去 , 不到两年 , 美国就可以被收购完毕 。 1989年 , 盛田昭夫还和石原慎太郎合著《日本可以说不》 , 鼓吹日本提高相对美国的地位 , 可以和美国掰一掰手腕了 。 然而时不予日本 , 在《日本可以说不》出版的第二年 , 日本股市和房价就开始狂跌 , 大熊市到1992年 , 已经清空了60%的资产价格 , 仍然没有止住的迹象 。 1993年 , 盛田昭夫因中风停止了所有工作 , 不知道是否受到日本经济大崩溃的冲击 。 直到盛田昭夫1999年去世 , 日本经济依然没有恢复元气 , 不但完美的错过了IT数字革命浪潮 , 其传统强项 , 钢铁、造船、汽车、机电 , 也越来越遭受来自中国、韩国的强烈挑战 。 数英雄 , 论成败 , 盛田昭夫的一生 , 亲手创造了日本经济 , 也亲眼见证了它的衰败 , 多少壮志 , 多少野望 , 都随着生命的离去 , 归付笑谈中 。
洛克菲勒中心 松下幸之助:一面孔子 , 一面商贾
但凡大国争霸 ,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 , 就是西风压倒西风! 1945年 , 日本帝国的大东亚共荣美梦被山姆大叔的枪炮敲得粉粹;匍匐于美占领军脚下 , 两股战战 。 30年之后 , 日本卧薪尝胆 , 商业领袖们率领来自东洋的钢铁、汽车、电气产品横扫美国 , 白种撒克逊人象征-洛克菲勒中心被三菱收购 , 五大湖工业精华被破败成铁锈 , 纽约人惊呼:“这是美国商业史上的珍珠港” 。 一时间:日本可以向美国说不、日本领导亚洲、21世纪是日本人的世纪的舆论甚嚣尘上 , 欧洲人半信半疑 , 美国人大失颜色 。 正当世人观望东洋人如何引领世界的时候:日元被迫升值 , 东京房价暴跌、股市崩盘;日本的神话戛然而止 , 日本进入了失去了三十年 。 “眼看他起高楼 , 眼看他宴宾客 , 眼看他楼塌了” 黯淡了刀光剑影的血腥味后 , 我们再去回顾那个日本群雄闪耀的时代 , 盛衰谁定?兴亡何由?对于今天中华的大国崛起 , 或有裨益 , 以史为鉴 , 可以明得失 。 第二回 , 就让我们从日本经济崛起时 , 最具温情主义者的哲人商贾松下幸之助说起:一方面 , 他出身贫寒 , 对商业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望 , 敢打敢拼 , 残酷勤劳 , 提出了惊人的“勤辛到小便红的历练与干劲”;另一方面 , 在事业成功的后半程 , 他对企业的终极使命有了深刻的思考 , 并提出自来水哲学和民生商业主义:他认为商业的终极目的在于使物质极大丰富 , 价格低廉 , 让民众和劳工在购买商品服务时 , 像喝自来水一样自然容易 , 商业不仅要追求利润 , 更要促进整个人类走向繁荣 。 他的这一商业理念 , 有着日本武士的救赎精神和孔子的仁爱思想 , 和美式商业的追求利润、自我奋斗和个人英雄主义 , 迥然不同 , 并在日本崛起(1960-1990)年代 , 对美式精致利己的商业主义形成冲击 , 一时东风压倒西风 。 但随着1990年后 , 日本经济衰败 , 松下、索尼等一批星光耀耀的日式跨国企业归于平寂 , 世界商业重新被精致利己主义占领 , 民生商业主义渐行渐远 , 不留下一片云彩 。 抓住电气革命风口的乡下小子1894年 , 松下幸之助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一个农民士绅家庭 , 因为明治维新后期鼓励万众创业 , 父亲参与经商大潮 , 不幸惨败 , 被迫变卖祖产 , 小学四年级的松下幸之助无奈辍学 。 11岁时 , 为了贴补家用 , 松下幸之助先后在大阪城和自行车店当学徒 , 虽然勤苦 , 但积累了不少做生意的经验 。 17岁时 , 松下幸之助觉得终日在小店忙作 , 不会有打的前途 , 大好青春年华 , 不能碌碌无为 , 他要做一些真正有前途、有意义的事情 。 当时 , 正处于日本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期 , 第二次电气工业革命也波及到了日本 , 大阪城日新月异 , 电灯和电车逐渐增多 , 松下幸之助隐约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 所以 , 在其姐夫的帮助下 , 松下幸之助谋取了一份电灯公司内线员的职位 , 帮助承接一些电灯安装工程 。 由于他热爱学习 , 深刻专研电气技术 , 并善于推销 , 三个月就被提拔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 , 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 要知道 , 很多老员工 , 工作十几年 , 都美获得这个职位 。 但松下并不满足 , 为了更深入的专研电气知识 , 他自学上夜校 , 学完预科 , 升入本科 。 24岁时 , 松下被提升为质量监督员 , 这是很多工程人员的梦想 , 松下幸之助回忆说:毕竟算是升入了管理层 , 哈哈! 升入管理层的松下幸之助不久就兴致阑珊 , 他还是更喜欢专研电气技术和产品 , 以前他曾经试做了一个新型电灯插座给主管看 , 遭到主管的讽刺:松下 , 你的工作是安装电灯 , 而不是琢磨没用的事情 , 研发产品 , 是帝国大学生们的事情 , 您不要好高骛远 。 出身贫寒的松下幸之助心上像被刺了一针 , 青年的荷尔蒙一激荡 , 他辞职了:别人我做不到 , 我便要做到 , 证明给别人看 。
推荐阅读
- 索尼的耳机相机电视机,买就完事了
- 日本索尼败落了吗?
- 赵本山——从东北“萨满”到东北教父
- 「索尼克」刺猬索尼克撤档中国 上映十天累积票房2.02亿美元
- 索尼克■游戏改编电影《刺猬索尼克》撤档
- 索尼:索尼宣布退出MWC 2月24日在线发布Xperia 3等新机
- 【退出】索尼官宣:退出MWC2020大会
- 索尼:因新冠病毒疫情爆发 索尼宣布退出MWC 2020
- 「索尼」索尼2019Q3财报净利润21亿美元 游戏电影收益下滑
- OPPO:OPPO Find X2 Pro版本确认存在 或首发索尼IMX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