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如此热爱补肾、补脑、补血?

中国人为何如此热爱补肾、补脑、补血?

作者简介

中国人为何如此热爱补肾、补脑、补血?

黄克武 台湾“中研院” 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代表著作 《一个被放弃的选择》 《自由的所以然》

中国人为何如此热爱补肾、补脑、补血?

对当代国人来说 , 强身健体是一个很普通的观念 , 我们对各种医疗保健广告也习以为常 。 但是 , 回溯到百年之前 , 这些观念却经历了传统与西化势力的交互激荡 。 近日 ,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黄克武先生出版了《言不亵不笑:近代中国男性世界中的谐谑、情欲与身体》一书 , 谈及身体观的转型 。 趁黄先生来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讲学之际 , 我们请他谈了谈相关话题 。

中国人为何如此热爱补肾、补脑、补血?

在新文化史兴起后 , 性别史成为一个新兴领域 , 然而多数作品集中于女性史 , 男性史作品并不多 , 您的这部作品着眼点是什么?与女性史相比 , 男性史写作有什么异同? 黄克武:因为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父权宰制下的男女不平等 , 历史研究也深受此影响 。 过去的性别研究认为女性的历史被遮蔽或者歪曲了 , 所以很多人都着力于挖掘女性史 , 注重女性在历史上的活动和特质 。 其实 , 男性史也是值得研究的对象 , 不能把男性的历史当成普遍的历史 , 它也有特殊之处 。 男性史研究除了要注意男性的主体性之外 , 我觉得男性史与女性史的写作有很大的重叠性 , 两者都要从性别关系的角度来谈 。 过去一部分的女性史研究 , 光从女性来谈女性 , 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 而男性的历史 , 大家虽然知道得不少 , 但有关身体与情欲的特点为何、传统到现代有何变化、男性气概的塑造如何受到历史与文化影响等 , 仍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 。 传统的历史学家 , 一般不处理人类的情绪、情感、身体这一块内容 , 他们可能觉得这些东西或者是人类普遍性的反应而缺乏变化 , 或者难登大雅之堂 。 他们关注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经济史 , 思想文化史还可以接受 , 但再进一步 , 去谈情欲、身体的历史 , 他们就比较难以接受了 。 文化史兴起后 , 身体史研究变多了 , 但情绪史、情感史、心态史还是要到法国的年鉴学派之后才被注意 。 我是从明清时代的笑话谈起的 , 比如研究《笑林广记》《镜花缘》、明清俗曲《白雪遗音》、艳情小说《肉蒲团》等文本中的笑话 , 特别是和身体、情欲相关的笑话 , 从而来看传统的身体观和士庶心态是怎样的 , 身体和幽默的结合(即言不亵不笑)又是怎样的 。

中国人为何如此热爱补肾、补脑、补血?

过去历史学往往强调历史与文学的区别 , 将文史割裂开来 , 我希望把文史打通 , 其实在中国传统中文史原本是不分的 。 我在这一本书中即尝试用文学史料、视觉史料来谈心态史、文化史 , 对此有些学者颇不以为然 , 认为我剑走偏锋 。 然而我觉得首先身体与情欲的课题有其重要性 , 值得从心态史的角度来挖掘 , 其次如果史料应用得当 , 能打通文史、探骊得珠 , 则并无不妥 , 反而能看到一些独特的历史面向 。 例如明清的黄色笑话反映出特定时空下的幽默感;艳情小说之中有大量夹杂了现实与想象的性爱描写 , 则可以了解身体观与情欲想象的多样性 。 这些历史的面向在属于“严肃论域”的文本之中十分罕见 。 那么在古代中国 , 人们的身体观是怎样的 , 儒释道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不同阶层的人群的身体观有什么异同? 黄克武:我认为 , 儒释道三教合流 , 都构成礼教的一个部分:儒家的家庭和伦理观念、道家的养生观念、佛教的果报观念 。 这三块内容基本上构成了礼教的核心 , 共同控制着人们心灵上和身体上的情欲展现 。

中国人为何如此热爱补肾、补脑、补血?

三教合流 如果我们把礼教与情欲看成两股力量 , 那么礼教的伸张往往会造成对情欲的压抑 , 而如果压抑过强又会形成情欲的反扑 。 所以 , 传统身体观实际上是处于礼教与情欲之间的张力状态 。 传统意义上的修身 , 其实也牵涉自我对情欲的管控 。 比如杨天石先生研究蒋介石的日记 , 反复看到他年轻时在天理与人欲方面的挣扎 。 明清艳情小书的流行 , 也可以看成是针对宋明理学严格管束情欲之反扑 。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 , 明清的艳情小说、性笑话等 , 一方面声称要放浪形骸、突破礼教 , 另一方面又受到礼教的束缚 , 它们的放浪是礼教束缚下的放浪 。 这也是我在书中所说的“社会安全瓣”的一个功能 。 这些文本以略为开放的言说空间 , 适度地纾解礼教对情欲的压抑 , 藉此来维系现实秩序的运作 。 这样一来 , 情色书写与礼教管束实有相辅相成之处 。 同时 , 传统身体观跟道家关系很密切 , 道家提倡逍遥自在 , 既包括精神上的 , 也包括身体上的 , 比如以导引、丹药、房中术等养生的方法来追求长生 。 在此观念影响下 , 男子的理想首先在追求“壮阳” , 因此迷恋阳具的粗大、有力与持久 。 壮阳的方法颇多 , 在食补方面可食用韭菜、龙眼汤或人参等 , 在药补方面则依赖各种药方 , 如“金枪不倒丸”、“海狗肾”等 , 以强身健体 , 补大阳具 。 其次有赖于男子对性技巧的掌握 。 这方面的艳情小说反映出传统“房中术”对情欲活动中“采”、“补”功能的看法 。 其观点或是以性活动为男女双方角力之战场 , 在此过程中男子应避免早泄、多泄 , 其理想是“多御女而少泄”、“采阴补阳”、“还精补脑” , 防止因遗泄过多而影响身体健康 , 此一观点与民初报刊医药广告中对“补肾”的追求与对“肾亏”、“遗精”的恐惧是联系在一起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