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社会的偏见 | 大部分人其实都不赚大钱
今天讲讲“沉没”社会当中“沉默”的几个偏见 。 近日几起医闹事件将医患关系间的紧张推至极点 , 网友们在纷纷谴责犯罪者的狠辣冷酷的同时 , 更关注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的社会培养一个医生 , 或者说培养一个人才的成本 , 究竟有多高? 职业偏见
记得小的时候 , 我们的父母、老师都常说 , 医生是白衣天使 , 是崇高的职业 。 后来逐渐长大 , 我们知道医生的薪酬很高 。 在社交中 , 不少人听见是一个人的职业医生后 , 往往会称赞他工作稳定、收入可观 。 可是 , 这次医闹事件使再次横亘在我们眼前的现实更加明晰:医生的培养难度极大 , 做一个医生极不容易 。 “本科五年+三年学硕+学博+三年规培+2-4年专培” , 这是一个医生最长的培训体系 。 而这些医生 , 据很多网友的回答 , 收入待遇也并不高 。 急症室的医生表示 , 夜晚的精神都是紧绷着的 , 而即便是下了夜班回家了的医生 , 也会警惕着 , 随时一个电话打来 , 就得立马赶回医院…… 搜索“最吃香的专业” , 或者干脆问问自己的身边人 , 不少人都会认为医生是个高收入行业 。 可是 , 这份收入 , 与高投入相比 , 是不是还缺少了些?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子的偏见:看上去体面的工作 , 我们就以为好 。 其实 , 也许我们看见的 , 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 背后的心酸难过 , 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收入偏见说完职业偏见 , 我们再来聊聊收入偏见:什么样叫做高收入? 年入五万?十万?或者二十万? 2018年数据显示 ,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社会平均是6871元 , 私营单位则更低 , 是4131元 。 并且 , 这个数据还没有区分社会上的个体户和投资人 , 更没有把非在岗职工列入计算范围 。 也就是说 , 当排除了金字塔尖端的高收入人群 , 再加上了低收入或无收入底层群体 , 这个数据还要再往下降 。 实际上 , 按照国家划定的标准 , 年入几万块绝对属于中上档次 。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8版《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 , 月收入2000以下属于低收入 , 月收入10000以上属于高收入 。
之前有一段时间 , 知乎上常说 , “谢邀 , 人在美国 , 刚下飞机 , 年入十万” , 最开始接触 , 确实还蛮唬人 , 但了解多了也就知道 , 各种真假 , 各位自行品味也就可以了解了 。 收入四五千也好 , 收入八九千也罢 , 在大城市里打拼生活、忙碌奔走的人大有人在 , 大家也只不过都是在努力生活而已 , 还真没必要计较这么多收入 , 踏踏实实过日子 , 才是最重要的 。 学历偏见再往后一个偏见 , 是学历偏见 。 有很多人说 , 现在的很多网民都很没有素质 。 坦白讲 , 数据表示 , 现在网民的学历高度统计还真不高 。 当然 , 学历并不等于素质 , 但从另一个方面 , 我们或许能看到另一些东西 。 2017年 , 全国211类院校录取共计约15.5万人 , 而同年录取总人数近900万人 , 算下来不过1.7%;而同年 , 中国网民学历结构数据显示 , 大学本科以下文凭的人高达九成 。
所以 , 很多工作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好 , 很多收入也不一定有我们以为那么低! 我们要做的 , 不是埋怨生活 , 而是学会悦纳 , 告诉自己不断努力 , 打破偏见 , 享受生活 对于这些沉没社会的偏见 , 你怎么看?欢迎各位点赞、转发和收藏 , 更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下宝贵观点!
推荐阅读
- 「中国」微视频:别带着偏见看中国……“老外”们这样讲述中国抗疫时刻
- 波波车关所:请不要再对女司机有任何偏见
- 「电气服务云平台」关于待遇偏见,农电工直呼:高薪真的不属于我们!
- 【海伦】真正的萝丝是个老太婆杰克是大爷: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沉没
- 【疫情防控】中国排外情绪上升?外交部:反对一切歧视和偏见
- 「中国」中国排外情绪上升?外交部: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和偏见
- 『曹丕』没有到会的同志麻烦举一下手
- 姬鹏:许可馨不当言论事件:傲慢和偏见的代价,为何她会成为舆论靶心?
- 感谢中国网友支持,我在意大利议会的腰板更硬了
- 如何对待老年人,体现一个社会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