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靠什么养活本国2亿6800万人?( 三 )

印尼靠什么养活本国2亿6800万人?

荷属时期的爪哇咖啡种植园(图片来自:Wikipedia) 这段历史在印尼被称为Tanam Paksa , 意为“强制种植” 。 荷兰东印度公司规定 , 农村必须交出20%的土地用于经济作物种植 , 或者交出可以在政府种植园里工作60天的农民 , 并严格限制土地的买卖和农民人口流动 。 在一些印尼史学家的考证中 , 荷兰人甚至征用了爪哇接近100%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实际未知) 。

印尼靠什么养活本国2亿6800万人?

经济作物的收益能让殖民者荷包满满 , 却不管农民的肚子空空(爪哇农民为荷兰人处理烟草 图片来自:Wikipedia) 主粮农业本就捉襟见肘的印尼 , 在放弃了如此大量的粮食耕地之后 , 食物供应迅速恶化 。 到了1840年代 , 恶果终于全面显现 , 肥沃的爪哇岛上竟然爆发了饥荒 。 强制种植策略也因此被取消 。 殖民者虽然会带来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 , 当地土著居民却很难从中收获利益 , 甚至要为殖民者的错误决策买单 。 在之后的历史上 , 印尼人再次见到了这个历史教训 。

印尼靠什么养活本国2亿6800万人?

香料之后有甘蔗和烟草 , 烟草之后有橡胶 , 经济作物是热带国家的优势产业 , 但也是一种被需求牵着走的资源型经济 , 一种热带国家的资源陷阱(图片来自:shutterstock@Klaas Slot) 1942年 , 南下的日军占领了印尼(荷属东印度群岛) 。 这一次他们倒是没有强制让当地人大量种经济作物 , 因为糖和烟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尽管日本人仍然保留了印尼的天然橡胶种植能力 , 但水稻种植还是在日本驻军的主导下回到了正轨 。

印尼靠什么养活本国2亿6800万人?

为荷兰人种完为日本人种 , 胶树是荷兰人从南美引进到印尼的 , 现在也是印尼的一大特色产业(图片来自:Wikipedia) 只是 , 虽然此时印尼的大米产量节节攀升 , 饥荒仍然普遍存在 , 因为大米全都被日本运走作为军粮和本土战备粮 , 没能给当地人留下些什么 。 悲惨的国家记忆 , 让光复独立后的印尼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 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为目标 , 开展了一系列拓殖运动 。

印尼靠什么养活本国2亿6800万人?

其实仍有大量土地值得开发 , 只不过不在爪哇岛(加里曼丹岛雨林中的土地开发)(图片来自:shutterstock@Richard Whitcombe) 吃饭要积极 1949年独立之后 , 印尼苏加诺政府提出了“移民计划” , 要求将农民从人口稠密的爪哇岛、巴厘岛和马杜拉岛等大规模迁移到加里曼丹(婆罗洲)、苏门答腊和苏拉维西岛上 , 将千百年来未曾开发 , 仍然保持原始雨林状态的国土变成良田 。

印尼靠什么养活本国2亿6800万人?

其他几个大岛这么多的地 , 你们怎么就不想去呢?(底图来自:NASA) 这并非苏加诺政府的原创 , 早在荷兰殖民时期 , 荷兰人就已经开始将爪哇人迁到其他岛屿 , 加强开发力度 。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荷兰人在40年代末撤出印尼都还在持续 。 而在苏加诺之后 , 与其政见完全相反的苏哈托政府也在继续这个计划 。 可见开发除爪哇之外的其他国土 , 在印尼是所有统治者的共识 , 甚至能跨越政体和政见而连续执行 。

印尼靠什么养活本国2亿6800万人?

这两个人常被人当做正反面来讨论 , 然而在移民拓殖这点上则高度一致(苏加诺(左)与苏哈托(右))(图片来自:wikipedia) 此后的印尼最高权力 , 一直在苏加诺和苏哈托的政治传人之间传递 , 大移民计划也始终在坚定不移地执行 。 到了90年代 , 移民计划中的农业部分终于迎来了它的巅峰——超级大米计划(Mega Rice Project)问世了 。

印尼靠什么养活本国2亿6800万人?

这次的目标是大规模开发加里曼丹岛南部(加里曼丹岛南部卫星图 , 图片来自:NASA) 超级大米计划的执行地就在加里曼丹南部 , 旨在将100万公顷的沼泽森林变成稻田 , 以缓解印尼日渐严重的粮食问题 。 中央政府斥巨资 , 在这一地区挖掘了长约4000多公里的水渠 , 为水稻田做准备 。 森林是一个阻碍 , 不过当时的人也将森林看作创收的原材料 , 一边挖渠一边砍伐木材 , 仅从经济效益看甚至形成了良性循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