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眼力决定眼界 。 1月11日 , 当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 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 也意味着人类向宇宙未知地带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 , 眼界更加开阔 。

2颗 , 11颗 , 43颗 , 93颗 , 102颗……从2017年10月“中国天眼”首次发现2颗脉冲星 , 到11日召开的国家验收会上公布已发现102颗脉冲星 , 它两年多来发现的脉冲星超过同期欧美多个脉冲星搜索团队发现数量的总和 。

大器晚成 , 问鼎射电望远镜之巅

“中国天眼”的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射电望远镜的2.5倍以上 , 可有效探索的空间范围体积扩大4倍 , 使科学家有能力发现更多未知星体、未知宇宙现象、未知宇宙规律……

验收会上 , 中科院院士武向平等6位专家分别宣读工艺验收、电波环境保护等验收意见 ,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沈竹林宣布“中国天眼”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 , 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具备了开放运行条件 。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认为 , 通过国家验收意味着“中国天眼”完成了工程师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接棒 , “火力全开”投入科学观测 , 接下来两三年内将有一系列重要科学产出 , 同时进一步稳定望远镜的性能 。

古人感叹 , 天边眼力破万里;而今 , “天眼”的眼力破亿光年 。 它静若处子 , 除了反射面变形时上千个液压促动器一齐低吼 , 几乎不会动 。 它又迅若奔雷 , 每秒最高传输基带数据38G , 每小时接收的平均有效科学数据约3.6T 。

从宇宙星辰 , 到基本粒子 , 人类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越来越离不开强大的科研仪器 , 特别是大科学装置 , 与创新思维共同构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突破的必要条件 。

中科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方成认为 , 中国曾是世界上天文记录最久远、最完整的国家 。 在超过3000年的时间里 , 连续不断地记录着各种天文现象 , 包括日食和月食、太阳黑子、彗星和流星、客星(新星和超新星)等 。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编制了100多种天文历法 , 也发明了大量的天文仪器 。

“但近代以来 , 中国天文学跟其他科学技术一样 , 大大落后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 , 很多先进的仪器见都没见过 。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说 , 即便在上世纪 , 老一辈天文学家也只能寻求与国外合作 , 相当于借用别人的望远镜 , 大多只能做一些边缘课题 。

以王绶琯、南仁东等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第二代天文学家 , 努力缩小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 担起“赶潮儿”的责任 。

1993年 , 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国家的天文学家 , 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的倡议 , 渴望回溯原初宇宙 , 解答天文学难题 。

当时 , 怀着回报民族的赤诚和描绘宇宙的初心 , 活跃在国际天文界的南仁东毅然回国 , 力主中国独立建造射电“大望远镜” 。

从1994年开始选址和预研究 , 到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落成启用 , 南仁东率团队用20多年帮助中国实现了追赶——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

目光如炬 , 摘星于百亿光年之外

可能有人会问 , 既然“中国天眼”3年前落成启用了 , 为什么今天才验收呢?实际上 , 要实现科学家的各种观测意图 , 达成稳定可靠的灵敏度 , 对望远镜来说并非易事 。

从世界最大到世界最灵敏 , 正是“中国天眼”3年来一刻不停调试和试观测的目标和成果 。 它的观测范围能企及河外星系甚至百亿光年之外的宇宙边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