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票」那年全家出动 排队三天三夜买火车票( 二 )

  “火车票从上世纪80年代的硬板票变成了蓝色的软纸票 , 显得更加温柔亲和 , 票面上的信息也更全 , 售票员不用再拿着打票机打票 。 ”周鹏熙告诉采访人员 , 后经过改版 , 变成了沿用至今的红色底纹车票 。

  “那时 , 售票点基本都是透明玻璃 , 留个半腰圆窗口 , 售票员与旅客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 不过 , 旅客依旧排着长长的、看不到尽头的队伍 。 ”周鹏熙说 , 那一年 , 铁路快速列车已经跑到每小时140公里了 。

  互联网时代

  电子客票 刷身份证可直接进站

  自主选坐、微信支付、刷脸进站、接续换乘……随着时代的发展 , 曾经一票难求带着铺盖卷彻夜排队的日子已成为历史 , 如今 , 旅客用手机点一点就能买到回家的车票 。

  周鹏熙告诉南报融媒体采访人员 , 今年从新疆回宁探亲的亲人已成功网购往返车票 , “现在购票都信息化了 , 在网络上可以提前30天购买车票 。 ”

  南报融媒体采访人员了解到 , 今年春运前 , 南京南站已全面实施电子客票 , 旅客可通过有效可识读证件直接刷证进站乘车 , 减少排队取票环节 , 售票窗口外再也看不到长长的队伍 , 大大方便了出行 。 “放在过去 , 哪里敢想象呢 , 不用人工就能实现售取票 。 摇摇晃晃的绿皮火车变成了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 , 出行越来越舒适 , 越来越快捷 。 ”周鹏熙感慨道 。

  40年来 , 春运大军从不到1亿人次增长到如今的30亿人次 。 从“彻夜排队”到“动动手指” , 从拥挤的绿皮车到宽敞的“复兴号” , 从普铁的长途颠簸到高铁的风驰电掣……小小车票方寸之间 , 承载着无数游子对故土的乡愁 , 见证着中国时代的变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