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大棚飘香,鲜花般的日子刚开始

中国江苏网讯 雨不大 , 但连着下了两三天 , 村里的路汽车还能进得去吗?来到村口 , 采访人员的担心烟消云散 。 “过去咱们村烂泥路、矮房子 , 是全镇最穷的村 。 幸亏扶贫款修了水泥路 , 以前雨天哪里进得来!”1月7日 , 东海县双店镇三铺村 , 村会计李沈阳一路跟采访人员唠嗑 , “这雨下得好 , 小麦正缺水 , 如果下雪更好 。 ”话刚出口 , 赶快又补上一句:“别下大雪 , 怕把大棚压塌 。 ”

500多栋大棚 , 是三铺村全村人脱贫致富的依靠 。 三铺村位于东海县西部马陵山丘陵 , 土壤不存水 , 种不了水稻 , 一亩小麦只能收三四百斤 。 而小麦套种玉米、花生 , 亩均收入也不足千元 。 如今 , 通过发展大棚鲜切花和丝瓜种植产业 , 短短两年时间 , 这个“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省定经济薄弱村 , 已经“摘帽” 。

38岁的李沈阳 , 退伍后到宁波打工 , 干过电焊工、保安队长 , 现在回家种大棚 。 李沈阳两口子建了4个大棚 , 村里事情多 , 忙不过来 , 租给别人两个 , 每个年租金1万元 。 自己种两个大棚 , 一个种了小彩菊 , 刚摘完;另一个种了百合 , 正在“下花”(采摘) , 行情很好 , 摘完了花 , 还要套种一季蔬菜 。 两个棚子收入12万元没问题 。

大棚虽然挣钱 , 但一个棚子投入十几万元 , 村民拿不出来 。 村党总支带头 , 探索推出“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 为村里的花卉种植户解决资金、技术、种苗等难题 , 给村民吃下“定心丸” 。

说话间 , 采访人员来到刘春习家的大棚 , 58岁的刘春习正在打理他的两亩丝瓜 。 走进大棚 , 一股肥料发酵的味道扑鼻而来 , 地垄上种着7000株丝瓜幼苗 , 瓜藤正顺着吊绳攀爬 。 刘老汉欢喜地说:“这茬瓜如果赶上行情 , 收入五六万元没问题 , 比以往种20亩地还强 。 ”刘春习一家六口 , 孙子、孙女还小 , 老两口和儿子媳妇精心伺候这个大棚 , 老刘闲暇时还会到水利站打些零工 , 一年就扔掉贫困户的帽子 。

「大棚」大棚飘香,鲜花般的日子刚开始。出了大棚 , 村干部悄悄告诉采访人员 , 老刘的大儿子重病去世 , 不仅花光家里的积蓄还欠下大笔外债 , 现在老两口跟着小儿子一起过 。 村里给老刘争取到5万元的三年免息扶贫贷款 , 如今 , 投资12万元的大棚建设钱已经收回 , 大棚成为老刘的净资产 。

采访人员又来到村民李士落家的大棚 , 只见大棚门口的案板上 , 切着半棵大白菜 , 盆里一块豆腐上蒙着保鲜膜 , 一看就是李士落、李密芝父女简单的午饭 。 因为鲜花赶不上卖 , 两人扔下做了一半的午饭 , 在大棚里忙着收割百合花 。 40来岁的李密芝快言快语:“一束10支百合花批发价40元左右 , 行情好的时候 , 可以达到七八十元 。 本来是卡着春节出花的 , 谁知道今年冬天暖和 , 出花提前 , 但是收益也很好 。 还有一半鲜花 , 准备情人节上市 。 如今我们双店镇种花的规模上来了 , 花一出 , 批发商就上门 , 第二天销到全国各地 。 ”

李密芝嫁到邻近的左庄村 , 早几年就开始种鲜花 , 听说娘家三铺村也在搞土地流转种植鲜花 , 而且扶持政策好 , 她立马回家和父亲建了两个高档大棚 。 一个大棚投资15万元 , 一共贷款20万元 , 一年两季鲜花 , 差不多可以挣20万元 , 贷款早已还清 。

村党总支书记郝大宝告诉采访人员 , 同样一个大棚 , 种丝瓜 , 只要投入1000多元;种百合 , 需要投入种球3万多元 , 但是收益大风险也大 。 贫困户本钱少 , 承担市场行情起落的胆量和实力也比较小 , 所以都倾向种丝瓜 。

扶贫 , 最难的就是帮助贫困村民转变观念 。 为了动员村民尤其是贫困户流转土地 , 村里动足脑筋 , 村干部不分白天黑夜找村民做工作 , 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 , 接受新思想;利用“党群会”、乡村“大喇叭”等讲政策、摆实例、算细账;村里建起“党员创业示范基地” , 让党员、村干部带头干给村民看 。

同时 , 村里争取省市扶贫资金 , 在距离村部不远处 , 建起一栋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电商产业园 , 里面交易市场、冷库、电商办公区一应俱全 。 产业园里堆着大量的蔬菜筐 , 用于收购丝瓜 。 “销售一斤丝瓜抽3分钱 , 仅此一项 , 去年一年村集体收入就接近10万元 , 你说收了多少丝瓜吧!”李沈阳的语气里充满骄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