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穿越时空的古物观赏指南( 四 )

一份穿越时空的古物观赏指南

与常见的几何图案不一样 , 这是一幅鸿篇巨制 。 人们站在一侧就可以看到它的全部细节 , 而背面什么都没有 。 在画师眼中 , 陶缸的这个侧面 , 变为一块平展的画布 。 时间紧张 , 他手里的只有黑色和白色 , 但这难不倒他 , 将陶缸固有的坯色借作中间色 , 白色跳出来 , 黑色沉下去 。 神气的白鹳没有描边 , 这是“没骨”笔法;僵死的鱼画出了轮廓 , 这是“双钩”的技巧——千百年后的这些术语还没有出现 , 但实践已经遥遥领先 。 噢 , 石斧手柄上的带子要扎紧 。 画师扔下笔 , 拿来一枚尖利的箭头 , 用力刻上那些细密的网纹 。 陶缸烧成了 , 预先占卜好的时辰也到了 。 新上任的年轻酋长 , 声音如此洪亮—— 我伟大的前辈啊 , 您多么健壮 , 多么威武!您手握一柄威武石斧 , 率领我们鹳部落击败了鱼部落的来犯 。 这样的功绩 , 多少年来一直在我们鹳部落传扬 。 现在 , 我们将您安葬在大陶缸中 , 英雄的故事 , 就画在缸的外面 。 我在斧柄上加注您不朽的名号 。 您听 , 子孙们的颂歌 唱响了! 白釉褐彩鹡鸰图虎形枕 金(1115 ~ 1234 年) 高 12.8 厘米 , 长 39.6 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一份穿越时空的古物观赏指南

唐中宗第二任皇后韦后的姐姐号七姨 , 嫁将军冯太和 。 七姨曾作豹头枕以辟邪 , 作神兽白泽枕以辟魅 , 作伏熊枕以宜男 。 但是 , 不久冯太和去世 。 睿宗登基后 , 韦皇后被杀 , 七姨也丢了性命 , 她的一系列经营并未奏效 。 然自上古以来 , 人们就普遍相信作为“百兽之长” 的虎 , 噬食鬼魅 , 能辟邪祛灾 。 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虎头作枕 , 辟恶魇 。 ”唐宋以降的瓷枕多有作虎形者 , 说明此类观念十分普遍 。 这件虎形瓷枕系北方民窑磁州窑的产品 , 白地黑花 , 虎身遍施褐彩 。 猛虎俯卧 , 长尾贴身 , 不见爪牙之利 , 而突出了其皮毛的柔软顺滑 , 温厚可人 , 既可履行其辟邪的职责 , 又不至于搅扰主人仲夏的美梦 。 虎背椭圆形的开光中 , 以墨彩逸笔草草地勾画出汀洲上一只回首的鹡鸰和两只高飞的大雁 , 显示出文人的趣味已深入更广大的民间 。 枕底有墨笔行书“大定二年(1162 年)六月二十六日张家” , 可能是瓷枕买家的手迹 。 忽略七姨的故事吧 , 让我们祈愿张家的日子高枕无忧 。 陶仓楼 东汉(25 ~ 220 年) 高 185 厘米 2008 年河南焦作李河墓区出土 焦作市博物馆藏

一份穿越时空的古物观赏指南

古代墓葬中多随葬各种美食 。 汉代人还常常在墓壁上图绘粮仓 , 有的附有题记 , 曰:“此上人马皆食太仓 。 ”“太仓”又作“大仓”“天仓” , 其含义言人人殊 , 但不管如何解说 , 都是指粮仓 , 或在人间 , 或在地下 , 或在天上 。 不管走到哪里 , 粮食问题总是挥之不去 。 这座奉献给死者陶粮仓 , 只是一个缩微的模型 , 如同搭建积木一样组装而成 , 却极尽奢华之能事 。 一高一低两座楼阁错落有致 , 以凌空的阁道相连属 , 上上下下门户洞开 , 鳞次栉比 , 富丽的彩绘鲜艳夺目 。 本是高等级建筑才能使用的斗栱 , 却被反复地施加于这座仓楼上 。 由于材质被置换 , 这些斗栱不再是一种技术性、结构性的部件 。 斗、栱、升穿插关联 , 玲珑剔透 , 如一朵朵盛开的花儿 , 令人迷醉 。 主楼的门前 , 走来一位背负粮袋的人 , 粮食装得太满 , 压得他腰弯背驼 , 步履维艰 。 陶仓层层抬升 , 让人联想到积粟重重 , 取之不竭 。 有的陶仓顶部装饰各种鸟兽和仙草 , 汉代人相信“神仙好楼居” , 高耸如云的华屋 , 说不定也会招来各路神仙 。 神仙们吸风饮露 , 不是来与主人的肚皮争食 , 而是引导他们的精神步入另一个天地 。 关于粮食的艺术 , 动力来自对于饥饿的恐惧 。 对于仙境的想象 , 战胜了令人绝望的死亡 。 莲花形鹊尾银香炉 辽(907 ~ 1125 年) 通长 36.5 厘米 1992 年内蒙古宁城埋王沟萧孛特本墓(1081 年)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一份穿越时空的古物观赏指南

在信仰激发下 , 饮食、衣服、珍宝、钱财、鲜花与香等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被人们进奉于寺院 , 其中香被看作“信心之使” 。 大约从西晋开始 , 寺院中出现了行香制度 , 即由法师手持香炉 , 引导信众绕佛像、坛场或街市巡行 , 以表达对佛的礼敬 。 南北朝以后 , 行香活动进入宫廷 , 晚近则流布于民间庙会中 。 高等级的行香仪式规模浩大 , 程序繁复 , 是图像、音乐和形体语言的综合体 , 加之香炉中散发的香味 , 使这种公共性的活动具有了不同于世俗生活的神圣性 。 行香中使用的香炉又称行炉 , 制作极为讲究 。 这件辽墓中出土的银香炉 , 对北魏以来流行的长柄香炉进行了大胆改造 , 化作一枝并蒂莲花 , 大莲朵中藏香炉 , 小者藏香宝子 , 即香料瓶 , 莲茎为柄 , 俯偃的荷叶则是放置时起支撑作用的底座 。 如此一来 , 仪式中的香味就像从莲花中生出 , 而非来自人工的制品 。 炉身作莲花形的香炉 , 始见于中唐 。 与此同样形制的香炉 , 还有南京大报恩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 年)长干寺真身塔地宫出土的银鎏金香炉 。 辽墓所见的这件 , 或有可能是宋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 (1005 年 1 月) ,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 双方开展边境贸易后 , 由南方输入的宝物 。 四羊方尊 商(约公元前 16 ~前 11 世纪) 高 58.3 厘米 1938 年湖南宁乡月仙铺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