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穿越时空的古物观赏指南

来源:凤凰网读书 对现代人来说 , 文物可能是《甄嬛传》里的道具 , 是故宫博物院的一抹红 , 是“旧时王谢堂前燕”的万种风情 。 但古代珍宝、器物的面貌不该只被高饱和的想象包裹 。 在可读性不强的考古报告和被艺术渲染过度包装的影视剧作之间 , 还有另一条蹊径 , 可以带我们更好地回望熟悉又陌生的古物文明 。 《年方六千》就使用了这样一种更自由的表达方式 。 郑岩和郑琹语是一对父女 , 他们一个研究历史 , 一个学艺术 , 在极富趣味性和专业功力的笔下共同创作了这部不一样的“极简中国美术史” 。 跟随着他们的目光 , 我们或许能一睹旧日风采 , 也重新开启那些美好事物的前世今生 。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唐(618 ~ 907 年) 外径 4.6 厘米 , 金香盂直径 2.8 厘米 , 链长 7.5 厘米 1970 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一份穿越时空的古物观赏指南

小链子轻轻摆动 , 羽光花影凌凌乱乱 。 纵有花间叶隙的玲珑剔透 , 香囊中的世界也是一片模糊 。 真担心锁在其中的香料早已狼藉不堪! 唤停佳人的纤步 , 稳住香囊 , 从侧面轻启银钩 , 剖开外层的圆球 , 才得见内部的种种机关——两层双轴相联的同心圆平衡环 , 各个部件两两活铆 , 彼此联动 , 适时调节 , 中央半圆的香盂 , 重心坚定地指向地面 。 燃香的火星丝毫没有外泄 , 香灰也沉静地安睡在盂中 。 一切都是杞人忧天 。 公元 4 世纪前后辑成的《西京杂记》一书 , 记西汉长安城中有位名叫丁缓的巧工 , 制作了一种可放置在被褥中的香炉 , “为机环转运四周 , 而炉体常平” 。 该书多搜神拾遗 , 未必是西汉长安的实录 , 所谓被中香炉 , 很可能出自想象 。 但是 , 在唐人的长安 , 昔日异想天开的梦境 , 却变得真真切切 , 盈手在握 。 广寒宫图嵌螺钿黑漆盘残片 元(1271 ~ 1368 年) 直径约 37 厘米 1970 年北京后英房出土 北京市文物局藏

一份穿越时空的古物观赏指南

自西汉起 , 御苑的湖池即用太液之名 , 池中建三山 , 以象传说中东海仙岛瀛洲、蓬莱、方丈 。 元大都宫城之西的太液池 , 原是金中都万宁宫的西园 , 池中也有三山 , 最大的名琼华岛 , 元时改称万岁山 。 元代在万岁山顶重建的广寒殿 , 踵事增华 , 更为富丽 。 殿有双重屋宇 , 以美丽的文石铺地 , 四面窗间镂刻连琐图案 。 丹柱上云龙盘绕 , 涂以黄金 。 以香木雕刻的数千片祥云 , 装饰在周围 。 夜晚登殿 , 可见月栖池底 , 楼腾云上 。 金元的太液池 , 为明清北京城所沿用 , 即今北海公园 。 琼华岛顶部 , 是清代所建永安寺白塔 , 但广寒殿已了无踪迹 。 北京后英房元大都遗址出土的嵌螺钿黑漆盘残片上 , 可见一处祥云缭绕的玉宇琼楼 , 以厚度仅有 0.5 毫米的鲍鱼壳分裁施缀 , 其五光十色的虹彩美轮美奂 。 由于同出的其他碎片上还见有美人的头像 , 以及残留有“广”的匾额局部 , 该图遂被定名为“广寒宫图” 。 我们也分明看到 , 图中楼宇的结构和装饰 , 与文献所载元代太液池中的宫殿多有重合 。 不知道这究竟是天上宫阙 , 还是城中的广寒殿;但可以肯定的是 , 无论建筑还是图画 , 都是梦与诗的再现 。 金累丝点翠凤冠 明(1368 ~ 1644 年) 通高 31.7 厘米 , 上宽 34 厘米 , 外口径 19 厘米 , 内口径 17 厘米 1958 年北京昌平大峪山定陵(1620 年)出土 故宫博物院藏

一份穿越时空的古物观赏指南

在受册、朝会和拜庙等正式场合 , 皇后佩戴起凤冠 。 冠上的龙、凤、朱花、翠云 , 以及各色珠宝 , 装点着她的容貌 , 也是其身份的标志 。 明神宗朱翊钧与孝端、孝靖皇后合葬的定陵共出土四顶凤冠 , 这顶三龙二凤冠属孝靖皇后 。 凤冠上的龙凤口衔珠宝结 , 累累垂垂 。 整个冠上共镶嵌红宝石、蓝宝石九十五块 , 珍珠三千四百二十六颗 。 可是 , 这珠光宝气的豪华 , 全被满目的翠色所遮蔽 。 这种翠色出自所谓的“点翠”工艺 , 即以翠鸟的蓝色羽毛 , 粘贴在各种形状的金银基座上 , 构成不同的图案 。 由于翠羽有折光 , 加之其自然的纹理 , 呈色和质感极为亮丽 。 这顶凤冠的羽毛贴在硬纸上 , 构成八十多片翠云 , 层层叠叠 , 葳蕤摇飏 , 熠熠生辉 。 这是一种残忍的美 。 被剪取羽毛的翠鸟 , 会受到致命的伤害 , 再也不能自由飞翔 , 寿命也会大大缩短 。 然而 , 那些剥夺了翠鸟的美丽和生命的人 , 如今又在何方? 双层九子彩绘漆妆奁 西汉(公元前 206 ~公元 24 年) 高 20.8 厘米 , 直径 35.2 厘米 长沙马王堆 1 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