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影视城]影视行业“冬天”来了 横店的青年演员们还好吗( 二 )

另一个景点“清明上河图”有3个剧组正在拍戏 。 天色渐晚 , 道具组架起巨型打光灯 , 工作人员将拍摄场地内的游客劝离 , 身着戏服的群演陆续到位 。

赵九玲经营的小吃店就在《偷心画师》剧组今天的拍摄地附近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今年来拍戏的剧组确实不如前两年多 。 过去街道上很热闹 , 不少剧组还要排队等候拍摄场地 , 而今年“没什么人”;以前还有一些“大腕儿” , 现在都是“小明星” 。 小吃店的生意也不景气 , “房租涨了 , 不划算了” 。

“横店月娥”是一家在娱乐圈内知名的羽绒服店 , 从2010年开始 , 刘德华、黄晓明、肖战等知名演员都来这里定制过羽绒服 , 月娥出品的明星同款也在粉丝群体中热卖 。 店老板的女儿胡海霞向采访人员介绍 , 这家店2000年左右开张 , 靠着好口碑生意渐渐火起来 。

胡海霞对“影视行业寒冬”也有所耳闻 。 “总的来说 , 来自剧组的订单有所减少 。 去年的订单大部分来自演员 , 来自其他消费者的比较少 , 而今年来自粉丝和其他消费者的订单比例上升了很多” 。

行业洗牌 , 小编剧转行做微商、卖保险

“剧组变少有多方面原因” 。 “小李子”认为 , 横店剧组减少不仅是因为“影视剧寒冬” , 包括象山影视基地在内的其他影视基地的兴起 , 也自然分流了一批横店剧组 , “剧组少了 , 但我觉得作品质量提高了” 。

“小李子”的看法 , 也是不少影视剧业内人士的共同感受 。

浙江一家影视公司的编剧小余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2014年入行 , 最近两三年的确感觉市场“萧条”了 , 在电视节、电影节的活动上 , 能明显察觉正在拍摄的片子少了 。 “这是优胜劣汰的结果 , 随着热钱减少、资本不断向‘爱腾优’(即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家国内最大的视频平台——采访人员注)聚集 , 平台能够以更专业的眼光和更强的话语权挑选项目 。 ”

小余解释说 , 影视项目的好坏在筹备期就能看出来 , 影视公司多、项目多 , 平台能优中选优 。 从影视公司的角度分析 , 大公司项目质量好 , 不愁卖不出去;小公司一年拍摄制作两三部剧 , 也能正常运行;最受打击的是已经囤积了好几部戏却没有播出的中型公司 , 受到“限古令”等审片政策变动影响 , 有些公司投资迟迟无法回收成本 , “预计未来会有一批中型公司倒闭” 。

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影视项目评估策划专员小陈 , 今年从一家编剧公司跳槽到了互联网公司 , 原公司去年有100余名员工 , 裁员后现在剩下约70人 。 包括去年她自己手上的一个项目在内 , 很多项目开发到一半就停滞了 , “编剧的收入下降 , 一些小有名气的编剧甚至愿意接别人写到一半的剧本;好多小编剧没有活儿 , 就转行做微商、卖保险” 。

演员的日子也不好过 。 此前 , 迪丽热巴借访谈节目向导演喊话“我有时间”;于小彤在综艺节目中坦言自己来的原因是“最近不是挺难的吗 , 工作少了 , 就想过来学习”;某一线男星则接下了小公司操刀的“耽改剧”(即描写男男相恋的小说改编剧——采访人员注)……

“之前参加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的 , 都是不那么红的演员;而最近有三档与演员演技提升相关的综艺同时开播 , 都是当红的演员 , 说明他们都挺空闲 。 ”小陈分析说 。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系副教授、导演戴正认为 , 在影视剧投资火爆的时代 , 一些“只靠颜值和流量”的演员实际并不具备专业表演能力 , 甚至一些科班出身的年轻演员能力也很一般 。 如今 , 投资趋冷 , 反而给了影视圈一次“洗牌”的良机 。

[横店影视城]影视行业“冬天”来了 横店的青年演员们还好吗。“我觉得现在是影视行业发展最好的时期 , 一些质量差劲、打色情暴力擦边球的项目逐渐被淘汰 , 而国家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等指引性文件 , 鼓励了优秀影视作品制作和传播 。 ”戴正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