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职院校扩招“社会生” 老爸成儿子学弟( 三 )

  汤程博士毕业后来到江苏某高职院任教,一干就是十年,对当前高职院校师资短缺这一点深有体会。

  “每周好几天,我都要和同事坐1个多小时的车,到县里的企业教学点讲课。”汤程说,扩招后多了很多异地社会生,学校每天都有老师赶去不同教学点上课。

  “工人们生产分早晚班,因此上课也分两个班,从下午5点上到晚上9点,同样的内容我们需要讲两遍。”汤程说。

  汤程坦言,给社会生上课确实是不小的负担,因此教研组会事先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尽量让有精力下企业的老师,承担更多的社会生教学任务。

  “比如新进来的青年教师,他们自己申报课题项目的任务已经很重了,还要给原来高考进来的学生上课。”汤程说,“给社会生上课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年纪比较大的老师”。

  “2018年高职招生368.83万人,今年扩招100万,原本短缺的师资会更加紧张。”天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邹吉权说。

  为弥补职教师资短缺,今年8月,四部门联合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深化校企互聘,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双师型”教师总量为45.56万人,包括中职26.42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1.5%;高职19.14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9.7%。

  有专家认为,相比将自家教师送到企业一线加强实践,从企业引进高水平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指导老师或专业建设带头人,更有利于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

  但也有院校反映,实际教学中,能工巧匠“会做不会教”不在少数。

  衡量“贡献度”的困惑

  “大家都要写‘本子’、争取课题、发论文,是不是听上去和普通高校教师的工作差不多”

  目前,高职教师队伍仍以普通高校硕士、博士学历毕业生居多,其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偏向学术教育,而非职业教育。

  汤程告诉采访人员,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同属教育部门主管,二者具体做法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大家都要写‘本子’(指项目申报书)、争取课题、发论文,是不是听上去和普通高校教师的工作差不多?”汤程反问采访人员。

  汤程说,自己现在做企业技术服务类的课题比较多,“国家各类课题项目、研究计划给我们高职院校的名额少,不能和普通高校比”。

  “虽然现在提出要‘破五唯’,但是评职称等等还是缺乏一个量化指标。比如我们学校提出要看老师的‘贡献度’,怎么衡量呢?”汤程很困惑。

  “有几个问题在制约校企互聘兼职教师。”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庄西真分析,“除了人事管理等体制机制因素,职称评审要看是否发表科研论文,要看基础学历是硕士还是博士,另外,到学校任教收入也不高”。

  江苏理工学院地处制造业发达与职业教育领先的常州市,是我国单独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老八所”之一,专门为职业院校培养师资人才。

  但采访人员调研发现,由于该校尚未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硕士培养,多数职业技术师范生本科毕业后只能考研提升学历,才有机会进入对口的职业院校从教。

  对此,有专家认为,“职教20条”部分措施有待细化,“如要求职业学校聘用专业教师须有最低工作年限,就与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相矛盾,可能阻碍这批师范生毕业进入职校工作”。

  产教融合因时而变

  “这要求我们高职院校,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由单一的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过渡”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臧志军认为,今年高职扩招暴露出的问题显示,传统的管理和教学体制,与当前职业教育服务对象的需求已不相适应。

  “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一个产教融合的教育体系,需要因时而变。”江苏理工学院院长朱林生说。

  近日,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总则第三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这一定位给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开了个好头。”职教界资深专家评论。

  “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由单一的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过渡。”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薛茂云说。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8.1%。随着高等教育日渐普及,今后高职院校将逐渐以社会生源为主。”臧志军说。

  “应尽早调整,采用‘项目制’团队、‘模块化’课程、‘活页式’教材这些更加灵活的管理教学机制。”臧志军建议,以高职扩招和“1+X”证书试点为契机,推动职业教育破除“唯文凭”“唯学历”等痼疾。

  今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公示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拟建单位名单,该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又被业界称为职业教育的“双一流”。

  有专家建议,从今年扩招各校“冷热不均”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应当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引导,鼓励分类发展。

  “部分重点院校可以专注向重点产业尖端迈进,其他院校可以转型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他说。

  (部分受访对象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