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短板是“品牌”出口 海尔走出了样板
一直以来 , “国际化”、“全球化”是风靡中国家电业乃至整个中国制造业的热门词汇 。 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第一大国 , 但中国品牌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 走出国门 , 很多耳熟能详的中国品牌在国外主流市场却鲜见踪迹 , 说明品牌出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块短板 。 而海尔的自主创牌则为中国企业品牌出口打造了一个可参照的样板 。
转型物联网生态品牌的海尔 , 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已经走了20多年 。 早在1999年 , 海尔就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设立了首个海外制造中心; 2011至今 , 海尔分别并购了日本三洋白色家电业务、新西兰国宝级品牌FisherPaykel、美国通用电气家电业务、意大利Candy品牌 , 进一步扩大海外布局 。
与其他企业出海走代工、贴牌模式不同 , 海尔从一开始就坚持“自主创牌” 。 截至目前 , 海尔打造起由海尔、卡萨帝、统帅、GE Appliances、Fisher Paykel、AQUA、Candy 7大品牌组成的“世界第1家电品牌集群” , 建立起多品牌全球化阵营 。 而随着智慧家庭生态品牌转型的发展 , 海尔又依托旗下7大品牌在全球加速智慧家庭落地:今年1月 , 海尔在2019CES将“北美版”智慧家庭根植美洲;9月 , 海尔又在德国2019IFA上落地“欧洲版”智慧家庭;此外 , 海尔还相继在印度、英国、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家开设智慧家庭体验店 。
而经过二十多年布局 , 海尔全球化运营已进入收获期 。 据海尔智家发布三季报数据显示 , 2019年前三季度 , 海尔智家海外业务收入增长25% , 海外收入占比47% , 近100%为自有品牌 。 同时 , 转型物联网生态品牌后 , 海尔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的海尔智家 , 凭借智慧家庭生态品牌的全球落地再次上榜《财富》世界500强 , 排名较去年上升51名 。
行业全球化先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 中国家电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 再到生产规模问鼎全球的成长过程 。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显示 , 1978年 , 中国家电业总产值只有4.2亿元;2018年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49万亿元 , 增长3500多倍 。 出口总额达686.3亿美元 , 增长2200多倍 。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短板是“品牌”出口 海尔走出了样板。 如今 , 海尔不仅是世界第一家电品牌 , 更是转型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 。 2019年1月10日 , 世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数据显示: 海尔连续10年(2009年~2018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而在“2019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上 , 海尔是BrandZ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进入百强的物联网生态品牌 。
公开资料显示 , 海尔在全球拥有10大研发中心、25个工业园 , 122个制造中心 , 106个营销中心 。 而海尔七大品牌组成的世界第一家电品牌集群 , 每一个品牌都实现了所在领域的引领 。 在全球的122个工厂中 , 海外就占到54个 , 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 遍布全球各地 。 另外 , 海尔还在世界各地建有完善的服务网络 , 这些全球化的布局是其他中国家电企业所欠缺的 。
分地区来看 , 目前海尔在海外主要家电市场均表现不俗 。 “海尔智家”三季报显示 , 2019年前三季度 , 在北美 , 目前整个美国家电市场正处于需求疲软状态 , 而海尔持续推进人单合一模式在北美的复制 , 推进业务转型 , 收入同比增长12% , 远超业内其他品牌;在欧洲 , 2019年1月 , “海尔智家”完成了对意大利知名家电品牌Candy的并购 , Candy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大幅改善 , 经营成果逐步体现 , 欧洲市场整体表现强劲 , 增长225%;在东南亚市场 , 海尔收入增长22% , 其中 , 海尔厨电在菲律宾厨电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排名第一;在南亚市场 , 海尔收入同比增长14% , 居行业第一;在澳新市场 , 海尔收入增长3% , Fisher Paykel以42%市场份额高居新西兰白电市场第一 。
推荐阅读
- 【历史充电宝】这个赛季降沦为看客,他就是Fly,如果一直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
- 【新华社】中国企业将卖给法国的口罩转手卖给美国?假消息!
- 「忧家娱乐」恒大三举措走出降负债新路径,提升动力+扎实底盘+轻量化
- 【加拿大必读】首相和王室参与,英国人走出家门为白衣天使鼓掌,暂停电视播出
- #中国企业报#多地“官宣”消费券“大招”的背后有何深意?,「思考」为什么不直接发钱
- [雷帝触网]罗永浩直播带货首秀:中年人就该有勇气面对过去的自己
- 中国企业将卖给法国的口罩转手卖给美国?假消息!
- 「看看资讯」光头强的口粮怎么回事?,小孩都看不下去的穿帮镜头:赵丽颖替身我忍了
- 车家号@智能汽车业务亟待落地,要活下去的华为
- 【车家号】智能汽车业务亟待落地,要活下去的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