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下,用针线演绎的“生活”( 三 )

  府涵璐从小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 , 针线是她儿时的玩具 , 从认识刺绣 , 到了解刺绣的针法、构图、颜色搭配 , 再到爱上刺绣的一针一线、一疏一密、一暗一明 , 一份挥之不去的情怀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深切 。 刺绣对于她 , 是她童年的回忆 , 是异国求学时的乡愁 , 是人生每一个重要时刻的见证 , 也将是她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

  都说出过国的人最知道爱国 。 府涵璐曾留学英国 , 获硕士学位 ,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国洛杉矶 。 多年留学和工作的经历 , 让她看到了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于每一个个体的重要性 , 也让她认识到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 , 不是因为黄皮肤、黑眼睛的外表 , 而是因为渗入骨血的文化基因 。 于是她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和安逸的生活 , 毅然回国 , 和母亲一道致力于守护中国文化和苏州的生活 。

  除了跟随母亲专心研究绣技以外 , 她还担负起传播苏绣的重任 。 府涵璐在大学任教 。 她认为正规的学校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高素质的苏绣人才 , 让苏绣生生不息;另一方面可以让苏绣传播得更广、更远 。 她创办了非遗苏绣传习所 , 吸引各国学生在这里学习苏绣 , 了解中国文化 。 她的苏绣课受到了中外学生的喜爱 , 还创造了一个纪录:连续上课4小时 , 零缺勤零迟到早退零手机 , 甚至课间都无人舍得起身 。 学生们都说:拿起针线时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 仿佛一场心灵的瑜伽 。

  她的苏绣课在业界小有名气 , 时常受邀走进各大院校、中小学、社区、博物馆等 , 学员涵盖美国、英国、加拿大、丹麦、法国、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 。

  府涵璐现任苏州市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副秘书长和团支部副书记 。 她联合协会近200名志同道合的青年手艺人共同推广苏作工艺 , 将非遗作品带出国境线 , 带入时尚圈 , 为创赢苏作非遗的未来而努力 。

  

母女同心 , 别开生面

  何为创新?以古人之规矩 , 开自己之生面 。 对府向红和府涵璐母女来说 , 刺绣不仅是可供欣赏的艺术品 , 也是实用的生活品 , 没有实用性 , 再好的苏绣也不过是摆设 。 她们始终走在苏绣文创开发的前沿 , 致力于让老传统走进现代人的新生活 。 除不断推出新款华服之外 , 她们还别出心裁地将苏绣运用到家具、软装、箱包、首饰、手账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 她们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 都绣入了作品里 。

  苏绣文创的开发绝不是简单地换个载体 , 而是对刺绣更多实用性和功能性的探索 , 对选材、图案设计和针法运用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 除此之外 , 还需要胸怀和创意 , 才能更好地创作根植于传统的创新精品 , 更好地发挥苏绣的魅力 。

  萧伯纳说过 ,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 , 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 , 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 , 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 苏绣传承至今已有2500年 , 我们这一代更要用心守护她 , 然后交给下一个2500年 。 府涵璐说 。

  (来源:看苏州 编辑:陈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