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下,用针线演绎的“生活”( 二 )

**姑苏城下 , 用针线演绎的“生活”**

  

府向红(左)和府涵璐母女工作照 图片由府涵璐提供

  

以爱之名 , 守护生活

  2014年11月 , 府向红主持了APEC会议新中装刺绣项目 , 从此被世人知晓 。 央视纪录片、巴黎时装周、中法文化论坛等都出现了她和她的作品 。 殊不知 , 这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

  府向红性格温婉 , 能沉得下心 , 耐得住寂寞 , 这是作为绣娘的首要条件 。 在她看来 , 作品的好坏与创作者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甚至个性心理都有关系 。 只有在平和、悠然、淡泊的心境下 , 刺绣的品质才有保障 , 传统技艺才能坚守 。 在她温柔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坚强执着的心 , 只要是她下定决心的事 , 不论付出多大努力她都力求完美 。

  府向红出生在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窑上村的一个刺绣世家 , 手艺在这个家族中世代相传 , 从未间断 。 刚会走路 , 她就在母亲的绣架边玩耍;个子刚比绣架高不了多少 , 就拿针学绣;刚满15岁 , 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巧手了 。 26岁那年 , 府向红组建了自己的绣娘团队 , 承接大量日韩、欧美的订单 , 与各大世界知名品牌建立了长期合作 。 除了为当地妇女提供就业外 , 还将订单发往苏北各市 , 在各地培养了数千名绣娘 。 其间 , 府向红见证了苏绣行业从鼎盛走向衰微 , 经历了两次国际金融危机 , 面临过多次选择 , 却始终没有放弃 。 她说:苏绣 , 并不只是一门技艺 , 更是文化的载体 , 与其等待被缅怀的那一天 , 不如从我开始身体力行 , 珍视这块瑰宝 。

  是什么让你坚守刺绣?很多人问府向红 。

  多年前 , 府向红参加一场婚礼 , 看到舅妈穿着一袭珍藏多年的绣花大红百褶裙迎接新媳妇进门 , 这是舅妈当年嫁入婆家时所穿的嫁衣 , 直到独子大喜之日才再次穿上 。 那一刻 , 府向红忽然明白了刺绣之于人生的意义 。 绣娘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 而是传递爱和祝福 。 这正是中国人含蓄而深沉的情感流露 。 她说:苏绣是每个苏州女子一生都难以割舍的情结 。 我要一直绣下去 , 让我的女儿和更多的新娘穿上我绣的嫁衣 。

  这些年来 , 府向红成立了刺绣高定品牌向红绣府 , 打造了一件又一件独一无二的刺绣华服 , 有嫁衣、有红毯礼服、有周岁吉服、也有APEC新中装 , 有的登上巴黎时装周、有的被央视聚焦 , 有的屡获大奖 , 也有的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个家族的珍藏 。

  有一位定居加拿大的准新娘定制了一身刺绣旗袍 , 要求颜色无须华丽 , 但能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不仅在婚礼当天能穿 , 而且今后在加拿大参加晚宴也能穿 。 她希望能让老外欣赏到精美的苏绣 , 了解中国民间工艺和文化 。 旗袍完成后 , 得到了新娘一家的赞叹 , 为表感谢 , 她们将旗袍的定制过程及婚礼上的照片制作成台历送给府向红留念 。

  还有一对新人及双方父母找到府向红 , 希望为婚礼定制系列礼服 。 府向红精心为新人设计了寓意龙凤呈祥百年好合的婚礼服和敬酒服 , 为男方父母绣花开富贵和竹报平安 , 为女方父母绣金玉满堂和吉祥如意 。 拿到礼服后 , 双方父母握着府向红的手说:感谢你把我们对孩子们的祝福通过刺绣表达出来 , 真是令人终生难忘 。 美好的祝福通过一针一线得以传递 , 刺绣的传承也是爱的传承 。

  线短情长 , 与其说府向红守护的是刺绣 , 不如说她守护的是爱!爱是生活的真谛 , 也是刺绣的真谛 。

  多年以后 , 女儿府涵璐穿上了母亲亲手绣制的嫁衣 , 同时也接过了母亲手中的针线 , 将母亲的爱和技艺一并传承 。

  

与爱同行 , 继往开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