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乌尔善:《封神》是从“老头下山”到“年轻人成长”的故事( 三 )

因为西方的电影、西方的戏剧它是一体的 , 从古希腊时期到莎士比亚时期 , 到易卜生的形式主义时期 , 到他当代的戏剧奥尼尔 , 再到现在的电影 , 它始终在一个系统里面在创作 , 他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的东西非常的多 , 但中国都是断开的 。 中国现在古典叙事还没解决 , 大家好多不知道什么是古典叙事 , 尤其面对这种主流观众 , 娱乐电影 , 你必须要解决这个古典叙事的问题 , 等于是讲清一个主角 , 一个困境 , 一个难题 。

所以这个文化上面的转换我觉得是所有的中国传统故事都要去解决的问题 , 你转换的好 , 其实他才真的呈现这剧场效果 , 观众才能够投入 。

Q:怎样用更年轻化的语境去讲述《封神》?电视剧版会是较难跨越的高山吗?

A:那个完全不是高山 , 那是水沟 。

其实这个故事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 , 它是中国真实的历史 , 《西游记》这事儿不是历史 , 纯粹是捏造 , 《封神》跟真实的历史相关 。 另外 , 它是一个从来没有被拍好过的题材 。 我特别感兴趣 , 是因为挑战难度比较大 。

《封神》原来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主角老龄化的问题 , 一个老头下山“振兴中华”的故事 。 主角老龄化 , 最重要是现在的观众都很年轻 , 我们关注的问题要跟他青春成长所经历的故事有关 。 因此 , 我们主要还从是一个“老头下山”的故事变成一个“年轻人成长”的故事 , 这我觉得跟观众可能关系比较密切 。

所以我们大概整个叙事角度和主题方面的设定都是跟年轻人沟通的 , 跟他们相关的故事 。 我只能说的这么多 。

Q:创作的时候也考虑到年轻人市场了吗?

A:不是考虑到 , 是针对年轻观众创作 。

做电影肯定不能说我想拍 , 而是说我想跟现在的观众交流 , 我想跟他们讲这个故事 , 这个故事可能对你们也是有意义的 。 我觉得这种可能是比较像主流的 , 电影可能必须要采取的一种工作方式 。 我们如果表达无效 , 那就白拍了 , 电影还是在建立交流 。

当然也存在 , 有些交流的事儿跟观众没关系 , 没什么可交流的 , 没经历过 。 比如关于怎么成神的事 , 这事儿谁也交流不了 , 大家都没机会有这种经验 。 所以最重要的是 , 我们要找到跟观众能交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 根据这个去结构故事 。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手机腾讯网立场 。 版权归自媒体所有 ,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