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金鸡奖”6个奖项的电影,导演比张艺谋、陈凯歌出道还早

《野山》(1985)是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难得的好电影 。 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八十年代的制作中 , 《野山》前有《没有航目标河流》(1983)、《人生》(1984)、《黄土地》(1984) , 后有《黑炮事件》(1985)、《老井》(1987)、《红高粱》(1987)等 。 这批导演之中 , 颜学恕是比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等更早进入电影领域的人 。 拍摄《野山》之前 , 他已经参与过三部电影的导演工作 。 《野山》是他最成功的作品 , 获当年国内外不少奖项 。 1985年11月 , 北京电影评论界还专门召开了关于《野山》的观摩讨论会 , 全文刊载于《电影艺术》上 。 然而 , 对这部作品之后的关注却偃旗息鼓 。 在对中国八十年代的论述之中 , 《野山》属于讨论度比较低的作品 。 在香港 , 上一次在大银幕上放映这部作品就要回溯到2004年的中国西部电影展了 。

获“金鸡奖”6个奖项的电影,导演比张艺谋、陈凯歌出道还早

?《野山》当初在香港的放映十分受欢迎 。 《电影双周刊》特别召开了“野山座谈会” , 有黄爱玲、李焯桃等人与导演颜学恕作了交流 。 当时颜学恕导演也谈到了《野山》在内地的争议 。 因为题材是关乎改革 , 但又有“炕上戏”、换老婆等内容 , 有评论大赞突破陈规的现实主义美学 , 也有人批评这是歪风邪气 。 1986年在中国内地的报纸上曾经出现过不少类似于「何必换老婆」的评论声音 , 质疑颜学恕写改革的用意不纯 。 当《野山》即将破纪录地拿下金鸡奖六个奖项的消息传开 , 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 , 甚至召开专门的政治会议 , 提出对《野山》获最佳故事片的异议 , 批判将“改革等同换老婆”的思想 , 给出的结论是:可以公开放映 , 但不宜得大奖 。 幸而当时的电影理论界、评论界据理力争 , 保住了《野山》的奖项 。 然而导演颜学恕的导演之路却从此凋零了 。

获“金鸡奖”6个奖项的电影,导演比张艺谋、陈凯歌出道还早

《野山》有几点重要的特色 , 难能可贵 。 首先是以改革作为背景 , 写个人生活 , 而且是山洼里的个人生活 。 感受改革之风 , 却远离政治口号 , 关顾的是人的抉择 。 其次 , 女性、婚姻以及个人追求全然开明 , 是毫无顾虑的人道主义底色 。 在个人选择面前 , 没有甚么是二元对立的 , 也没甚么是无法跨越的门坎 , 因此女性角色桂兰尤其突出 。 其三 , 在电影美学上作出种种新尝试 , 包括超过九成镜头都采用现场收音;米家庆的摄影追求生活质感 , 以煤油灯、山中光景等自然光作画;采用非职业演员等 。 最后 , 当然是“野” 。 标题的野 , 镜头的野 , 思想的野 , 留下了那个年代曾经朝气蓬勃的面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