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响水爆炸三月后化工园区的整顿与重振( 五 )

“星期天工程师”的说法也是在那时出现的。在那个农村社办企业也想做化工厂的年代,有不少国企工程师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等业余时间帮助一些刚办起来的小型化工厂做技术指导、做企业管理、产品开发等。

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不少“星期天工程师”下海经商、自己办厂,也有一些国营或农村社办企业开始改制,工厂都变成企业。那时企业越来越专业,化工产品更加丰富。

“2003年前后,化工产业带动了整片区域经济发展”,赵华回忆说,化工产业兴盛之时,大量外来人员进入江苏的化工厂工作,饭店、宾馆、商店、电影院都得到了联动发展,响水也开始进行城镇化建设。

根据响水县政府官网显示,响水化工园成立于2002年6月,2006年收归县管体制。

2011年,响水化工园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8亿元,占全县总额的30%,开票销售过百亿,占全县总额的75%,实际利用外资5410万美元,占全县总额的50%。

截至2012年,响水化工园区已形成盐化工、石油产业、生物化工3条产业链,设置了化工生产、生活服务、污水处理、化学危险品贮存四大功能区,是苏北第一家取得环保许可的省级化工园区。

当时已经是化工企业高管的赵华说,那时化工厂操作工的月工资可达到4000元-6000元。操作工主要是以外来务工人员及中老年有经验的人员为主,当地人则多做辅助工,如食堂、内勤、装卸等。

在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嘉宜公司”)内勤人员陈雪的印象中,当地化工企业中外地人确实较多,“化工厂工资高,很多本地人想去,都要找关系,还不一定进得去”。

爱与恨,当地人对化工企业的矛盾心态

在爆炸发生之前,陈雪是天嘉宜公司内勤部门的一名员工。在陈家港镇每个月拿着4500元的工资,午休时步行5分钟就能回家照顾7个月的小儿子,晚上准时下班能为9岁的大女儿辅导功课,相比于多年前外出打工,陈雪对这样的生活感到满意。

但谈起化工厂搬来之前的陈家港镇,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夏天和伙伴们钓鱼摸虾、初秋路边跳跃的青蛙,都是陈雪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

“你没去过以前的化工园,我们送客人一进去,气味刺鼻,我们要赶紧关窗户,不然根本受不了”,曾常年往返于县城和化工厂之间的出租车司机陈南摇摇头,叹了口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