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告诉我们,成长是辆有去无回的列车( 六 )

作为一位极其敏感的电影导演 , 宫崎骏看出了现在的小孩正在变得脆弱善良又容易受创 , 且自视甚高 。 但当一位采访人员迎合他的观点 , 抛出“世界上眼中最没有光彩的小孩就是日本的小孩”的论调时 , 宫崎骏却马上予以反驳:“或许是如此 , 不过只要带他们到自然的世界并放任一周不管 , 他们眼神中的光彩自然就会重现 。 ”

宫崎骏认为所有孩子都有“与生俱来、可以克服逆境、发挥自我的能量” 。 他解释把千寻的父母变成猪的原因 , 并不是为了想让孩子们认清父母的真面目 , 也不希望做父母的人以父母的身份来观看这部电影 , 而是希望每一个都拥有过10岁童年的成年人“能够回到那个年纪并站在千寻这一边” 。 这或许与宫崎骏的亲身经历有关 。 他从小就缺乏自信 , 不擅长表达自己 , 在手冢治虫的漫画和别的一些书中 , 他获得了鼓励 。 他发现那些角色普遍具有人性的弱点 , 但关键时刻都勇敢得让人敬佩 。 这多少是他长大后从事了这份事业的初衷 。 在《千与千寻》里 , 他提供了这样的空间:尽管那是个看起来和现实世界一样运行着相似规则的幻想世界 , 却是一个相信真理的世界——只要千寻可以把事做好 , 她就能获得相应的回报或认可 , 就算是汤婆婆也不会耍赖 。 “当孩子们在面对现实世界的问题时 , 正面冲撞虽然注定会失败 , 但是幻想世界却能成为他们的力量 。 ”

对隐藏的主角的一次重新认识

这两天 , 与四亿票房一样热闹的话题是对《千与千寻》中主角的重新认识 。 这种发现 , 几乎成为了18年后大家的集体觉醒 。 宫崎骏给中国观众的手书信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号:他画的不是10岁女孩千寻 , 而是无脸男 。 这让很多动漫迷回想起 , 无论是在日本还是中国的吉卜力专卖店 , 《千与千寻》的招牌同样不是千寻 , 而是无脸男 。

无脸男是个怎样的存在呢?先科普一下 , 它黑而透明 , 没有脸 , 是个大驼背 , 只能发出“额”的声音 。 黑色的斗篷披挂的脸上总挂着两行黑色眼泪 。 吃相吓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