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77级 难以复制的一代传奇(13)

“那时候没有人愿意去电台、电视台 , 就觉得到报纸才是真正干事业的地方 。 ”说起这些年媒体行业的变化 , 杨迎明很有些感慨 。 “我们这批人进入中国新闻界 , 最大的影响应该是叙事手法的转变 , 突破新华体 , 更多地关注民生民意 , 让新闻媒体从宣传工具逐渐回归本位 。 ”

杨迎明入职后 , 历任评论部主任、体育报副总编等职务 , 现在是《中国足球报》总编辑 。 年轻的时候 , 他撰写的体育评论曾被外交部点名表扬 。 后来 , 他关注中国人的“活法” , 把体育报道的眼光从竞技转到日常生活、群众体育 , 《早晨 , 北京的老人们》、《无剪辑录音》、《国人之余暇》等特稿至今读来仍有新意 。

他的同学也都成为影响中国传媒界的人物:新华社副社长何平、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王庚年、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孙冰川、北京青年报总编辑张雅斌、中国财经报副总编马向伍、中青在线CEO刘学红……

葛兆光和他的同学 , 大多数就职教学科研机构 。 虽然“终日与故纸堆相伴” , 但是作为打上历史标签的77级 , 他们密切关注着社会生活领域里的变化 , “我们那一代人始终在历史漩涡的中心里打转 , 在那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 , 最大的特点是不仅仅关心学院里面的事情 , 学院外面的事情 , 你也要有关怀!”

他力倡学术通俗化、故事化 , 力挺学者上电视 , 号召学术高手们来做这个工作 , “我们有些高手还是把自己束之高阁 , 悬挂在高高的云端 , 这是不对的 。 我做思想史研究 , 特别关心真正传达到民众那里 , 成为影响和指导生活世界的思想 , 而不仅仅是在学院里的那些东西 。 ”

当年不知“古典文献专业”为何物的他 , 庆幸自己通过北大严格的训练 , “找到了一个自己喜爱的研究方向” , 那个时候还看不清楚的未来 ,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探究中渐渐明朗 。 20年来 , 他著述甚多——《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两大卷的《中国思想史》、《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等等 , 论著被翻译成多种外文 , 并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第一届长江读书奖、第三届与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 。 2007年3月 , 他辞别清华大学 , 就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