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筑梦情缘》总制片人高琛:从故事出发,并不排斥偶像剧标签( 二 )

“那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历史 , 这个戏是一个民国众生相 , 它不仅仅是两三个人的奋斗史 , 而且是在我看来很真实的一个年代 , 不同阶级不同层面的人生 , 他们的生活、奋斗和追求 , 还有那个特定时代里的挣扎 , 我觉得很有意思” 。

专访《筑梦情缘》总制片人高琛:从故事出发,并不排斥偶像剧标签

图2/9

在《筑梦情缘》中 , 呈现了这样一幅民国众生相和“奋斗图鉴”:沈其南背负家仇却能保持善良 , 并上演了“小人物的逆袭记”;傅函君本真、对爱情的执着、对中西方文化的看法 , 都让她成为当下新女性的代表;除此之外 , 厉东背负父亲死亡的真相卧薪尝胆、曹俊代表的最底层小人物的挣扎等 , 都分外动人 。

夹杂在官场和商场倾轧中“反面”人物也非常鲜活 。 以杜万鹰为例 , 官场汲汲营营多年 , 不惜和傅建成形成官商联盟 , 和吴力伟田石秋组合掀起一次次较量;生活中 , 他对儿子杜少乾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强势安排其人生的教育 , 都让这个人物为了达到目标不惜一切代价的性格、以及偏执霸道的一面凸显 。

专访《筑梦情缘》总制片人高琛:从故事出发,并不排斥偶像剧标签

图3/9

只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 年代题材喷涌而至 , 是荧屏大趋势 , 不少人瞄准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下分外动人的人物命运与情感纠葛 , 只是从市场呈现来看却不尽如人意 , 如何驾驭年代剧的影视化仍然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 《筑梦情缘》又能否走出藩篱呢?究竟年代剧怎么拍才好看?

“好好拍” , 高琛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粗暴” 。 在他看来 , 大家用着一样的机器 , 取着一样的景 , 所谓的场景、服化道 , 也都是去研究去尊重历史的历史上有所发展 , 那么问题的根本和关键仍然在于如何解读其中的故事和人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