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那酒劲一过 自行车制造商得了三种“后遗症”( 四 )

信隆健康在年报中给出的数据显示 , 全行业累计投放共享单车超1000万辆 , 覆盖200个城市 。 而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 , 2017年我国共享单车总投放量就已超过2000万辆 。

相比之下 , 以往在中国每年8000万辆的自行车产量中 , 内需也仅是2500万辆上下 。

这两个数字的对比人不难理解 , 自行车生产商们最多在短暂的犹豫之后 , 就会选择将大量产能用来造共享单车 , 甚至满负荷生产 。

信隆健康在2018年年报中描述了这么一种现象:共享单车的投放使得国内市场迅速饱和 , 传统自行车订单需求大幅缩减50%以上 。

采访人员的理解是 , 在共享单车满大街时 , 内销市场的中低档山地车、城市车需求急剧减少 。

信隆健康还提到一个现象:国内自行车组车厂及配件厂纷纷转为制造共享单车 , 一部分其他行业的制造厂也陆续加入 , 低价竞争严重 , 国内自行车行业及市场结构遭受巨大冲击 。

面对竞争 , 传统大厂也不得不全身心投入造共享单车——你不做自然也有人做 。

但如今再复牌时 , 上海凤凰看到了这种“偏袒”带来的恶果:尽管共享单车快速发展给行业带来了不少订单 , 但也给传统代步车的销售带来冲击 , 行业的盈利水平未得到长期有效提升 。

上海凤凰还表示 , 2018年以来 , 作为共享单车主要生产供给方的自行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 , 因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占用了自行车企业大量流动资金 , 而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 , 特别是新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的投入严重不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