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五 )
那能不能“以怨报怨”呢?不能 。 “冤冤相报何时了”?最严重的是 , “以怨报怨”会导致好人堕落得跟坏人一样 。 当一个社会提倡“以怨报怨” , 实际上就在放任全社会的堕落 , 甚至鼓励全社会的堕落 。 所以 , 在如何对待“怨”的问题上 , 不能“以怨报怨” , 也不能提倡“以德报怨” , 所以 , 孔子讲“以直报怨” , “以德报德”——对做好事的 , 以德报德 , 给予鼓励 , 让更多人做好事;对做坏事的 , 既然不“以怨报怨” , 也不“以德报怨” , 而是“以直报怨” 。 直是什么?是公正 。 对做坏事的人 , 该受什么惩罚 , 就给予什么惩罚 , 不特别宽恕他 , 也不刻意报复他 , 报之以公正的审判 。
看 , 这么简短一段对话里 , 就包含着孔子对三种价值判断的考量 。 一部《论语》五百多则 , 几乎全是这样的价值选择题 。 读《论语》 , 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系统 , 更重要的是价值系统 , 学会做价值判断 , 提升价值判断能力 , 成熟心智 , 明辨是非 , 懂得善恶美丑 , 一生进退有依据 。
今天讲素质教育 , 搞素质教育 , 为什么那么多年搞得不理想?因为把增长知识误解为提高素质了 , 把技能教育误解为素质教育了 。 会弹钢琴 , 会写书法 , 会跳舞表演 , 是素质高吗?不是 。 把孩子累死了 , 素质也提不高 。
因为素质不是技能 , 不是知识性的考分 , 不是卷子上的标准答案 。 素质 , 是价值判断力 。 孟子讲是非之心 , 智也 。 是非 , 是一个人智慧的本质 。 懂得判断是非 , 能够做价值的选择 , 才是素质 。
素质 , 就是孟子讲的“四心”: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 一个人 , 有同情心;一个人 , 知道羞耻 , 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个人 , 知道辞让 , 人间总有争夺 , 有争夺总要有辞让 , 这才叫文明;一个人 , 能懂是非 , 能判断是非 , 这四心 , 合起来就是四个字:仁义礼智 , 这才是素质 。
推荐阅读
- 好莱坞|舔狗也有春天!罗伯特在好莱坞走红告诉我们:男人应该远离绿茶
- 罗云熙|罗云熙出道11年,颜值在线的他为什么迟迟不火?
- 小品|为什么现在的小品不好笑了呢?
- 刘涛|《开端》连猫都拍成了隐藏的主角,为什么刘涛却当了“镜子”?
- 李易峰|为什么人可以在不同年纪反复爱上杨洋,而他却不行
- 甄嬛|为什么安陵容晋封妃位的头饰这么简单,跟甄嬛和华妃的差了好多?
- 古力娜扎|同是西域绝色的女明星,为什么她却被群嘲那么多年?
- 张纯烨|方脸溜肩宽眼距的罗密·施奈德为什么在《茜茜公主》里美得发光?
- 开端|《开端》凶手为什么执意要桥上引爆炸弹?秘密就藏在公交车乘客里
- 迪丽热巴|为什么说迪丽热巴,是金鹰节史上最大的“败笔”?她做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