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四 )

《论语》能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依据呢?《论语》记载 , 有人问孔子 , 以德报怨 , 可以吗?孔子先反问那人:何以报德?然后 , 孔子给出了如何对待“怨”的答案:以直报怨 , 以德报德 。

孔子的话很简单 , 但是里面包含了他对种种价值之间的不断评估以及最终的价值判断 。 先看“以德报怨” , 可以吗?具体到某一个人 , 就是我伤害你了 , 你不计较 , 你“以德报怨” , 作为个体的人 , 这样选择没有问题 。 但是 , 孔子不是在回答一个人的问题 , 他要回答所有人在所有时间里能不能这样做的问题 。 孔子考虑的 , 是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的道德体系标准能不能够“以德报怨” 。

放在这个角度来看 , 马上有问题了 。 如果一个国家的道德体系的标准是“以德报怨”或者提倡、鼓励“以德报怨” , 那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所以 , 孔子要反问:何以报德?一个人做了坏事 , 还要对他好 , 那一个人做了好事 , 怎么对待他呢?一个人做了好事 , 对他当然要“以德报德” , 那么 , 对一个人做了坏事也“以德报怨” , 最后合并同类项便是 , 不管做好事还是做坏事 , 都有好报 。

如此 , 既不能制止人做坏事 , 也不能鼓励人做好事 。 对坏人好 , 意味着对好人的不公平 。 所以 , 看上去“以德报怨”是道德很高 , 是绝对的好标准 , 但到最后 , 不但没有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 , 反而会促退社会道德 。

人是理性的动物 , 理性跟道德是两码事 。 所谓理性 , 是从个人利益最大化来自我考虑问题 。 道德不是要去改变人的理性 , 而是去引导人的理性 , 让做好事的人感觉有好报 , 让做坏事的人感觉有压力 , 引导其理性选择做好事而不做坏事 。 这不是在改变人性 , 而是在顺应人性 。 所以从建立道德体系的角度说 , 不能“以德报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