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也能“光合作用”( 二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鲁安怀课题组通过对中国北方戈壁、沙漠以及南方喀斯特和红壤等典型地貌中岩石/土壤样品的深入系统观测分析 , 发现直接暴露在太阳光下的岩石/土壤颗粒体表面普遍被一层铁锰(氢氧)氧化物“矿物膜”所覆盖 。

“矿物膜”厚度从数十纳米到上百微米不等 , 其结构构造与化学成分显著区别于被包覆的岩石或土壤 , 富含水钠锰矿、针铁矿、赤铁矿等天然半导体矿物 , 呈现出“膜”状结构构造特征 。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 , “矿物膜”产出特征和发育状况与日照关系极为密切 , 如富锰矿物仅在日光照射下的红壤矿物颗粒、喀斯特和戈壁岩石正面“矿物膜”中出现 , 常见半导体性能优良的层状结构水钠锰矿 , 而无光照的岩石背面则不富集水钠锰矿

热点

。 在全球陆地系统中 , 深色富锰“矿物膜”的分布恰与太阳光的强辐射区域相吻合 。 此现象在类地行星表面也有发现 , 如火星表面同样发现深色富锰“矿物膜”存在于裸露岩石表面的证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