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剧不怕老,“陈年老剧”也能释放长尾流量

|好剧不怕老,“陈年老剧”也能释放长尾流量

文章图片

|好剧不怕老,“陈年老剧”也能释放长尾流量

文章图片

|好剧不怕老,“陈年老剧”也能释放长尾流量

文章图片

|好剧不怕老,“陈年老剧”也能释放长尾流量

前两天 , 《何以笙箫默》下架又再次上线的消息登上热搜 , “炸”出了不少死忠剧迷 , 这部开播于2015年的老剧 , 是剧迷们每年必刷的经典言情作品 。 事实上 , 和这部剧有着相似人气的经典老剧还有很多 , 它们在收官之后的很多年 , 依然持续释放长尾流量 。
我们盘点了腾讯视频2020年和2021年之间的老剧流量新增表现 , 这些开播于2015年及之前的作品里 , 新增流量Top30的作品如下:排名第一的作品为2010年首播的《新三国》 , 在过去的两年间新增流量达到13.6亿 。 这部作品是较为厚重的历史剧 , 在戏骨们的出色演绎下 , 魅力经久不衰 , 在男性受众N刷之下 , 这部作品不仅长尾流量坚挺 , 剧里的角色形象同样历久弥新 , 屡屡被网友讨论 。

紧随其后的为2015年开播的《琅琊榜》 , 新增流量达到11.4亿 。 这部作品是近年来口碑最好的权谋剧之一 , 受到不分性格受众的喜爱 。 悬念迭起的故事和耐人寻味的人物情感 , 赋予作品常看常新的爽感 , 成为不少网友每年必刷的经典之作 。

《伪装者》和《芈月传》在过去两年的新增流量在同一量级 , 这两部作品均为走合家欢路线的头部大剧 , 在播出时影响力巨大 , 播出后又在卫视多次重播 , 流量存续期长 。
在上述作品里 , 不乏一些上个世纪播出的经典老剧 , 如《西游记》《新水浒传》《三国演义》《铁齿铜牙纪晓岚》《雍正王朝》《包青天》等 , 堪称几代人的国民记忆 , 卫视和地面频道也会在寒暑假等时段不断重播 。

还有《家有儿女》《乔家大院》《爱情公寓》《父母爱情》《士兵突击》等剧 , 也有着庞大的剧迷基础 , 是网友填补剧荒的“精神食粮” 。
在这些老剧中 , 古装剧数量最多 , 其中历史剧有8部 , 传奇剧有4部 , 权谋剧有1部 , 可见 , 古装剧才是经久不衰的国民题材 。 其次为都市剧和年代剧 , 分别有5部 。 此外 , 主旋律剧数量也不少 , 其中抗战剧2部 , 军旅剧2部 , 谍战剧1部 。

从开播年份来看 , 这些持续释放长尾流量的剧集中分布在三个主要时段 。 首先是2011年到2015年之间 , 作品有15部 , 占比为50% 。 第二个黄金创作期为2005年到2010年之间 , 有10部作品诞生于该时段 , 占比为30% 。 而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也是经典作品倍出的年份 , 有5部至今仍然流量不断翻新 , 数量占比为20% 。

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在多年之后依然受到网友喜爱 , 是因为作品在剧迷里有着持久的吸引力 , 这种吸引力的前提往往建立在高口碑带来的高满意度上 。 下图为这些作品的豆瓣评分表现 , 豆瓣评分高达9分的就有10部 , 8分以上的也达到6部 。 优秀率在一半以上 。
在这30部作品里 , 口碑表现相对较差的剧主要集中在古装大女主剧方面 , 比如5.2分的《武媚娘传奇》 , 5.9分的《芈月传》 。 这类作品受众基数庞大 , 共情力较强 , 受到女性受众喜爱 , 但口碑整体不高 。

近几年 , 剧集风向和市场审美快速更新 , 新剧在播出期间想要留住观众尚且不易 , 在收官之后持续吸引观众更是难上加难 。 为了吸引观众眼球 , 越来越多的作品选择将社会热点融入故事 , 用话题为作品聚集爆款级流量 。 但这样的故事往往只能短暂引发观众的激烈情绪 , 并未真正触动到观众的情感 , 也没有赢得观众的赞赏 , 所以作品的生命周期也相对较短 。
而上述这些历久弥新的剧集 , 有的在播出期间获得了“万人空巷”的追剧效果 , 有的则口碑高热度表现一般 。 但它们的共性在于 , 作品讲述的故事或塑造的人物 , 都有着独特的气质和魅力 , 并在特定人群里建立了强烈而鲜明的记忆点 , 甚至因高满意度而成为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 经历过时间考验之后 , 它们彰显出一部电视剧在商业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 。

当然 , 这些剧集只是腾讯视频单平台的老剧表现 , 爱奇艺、优酷、芒果TV等平台也有一些经典老剧持续受到观众喜爱 , 本文将不再一一复盘 。 每当这些陈年老剧因为各种原因空降热搜 , 具有相同审美和怀旧情怀的剧迷们都会暖心一笑 , 以这些作品为旗帜 , 他们汇集在一起 , 向这些温暖了时光 , 惊艳了时代 , 缓解了剧荒的作品致以敬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