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沙弥到明太祖:朱重八的草根逆袭之路是怎样的?( 二 )

家徒四壁 , 父母无处安葬 , 正当他感到绝望时 , 邻居刘继祖施舍他一块土地 。 多年之后 , 当他登上皇位后依然不忘这一赠土之情 , 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 , 以感念他的恩惠:“朕昔寒微 , 生者为衣食之苦 , 其死者急无阴宅之难 。 吁 , 艰哉!尔刘继祖发仁惠之心 , 以己之沃壤 , 慨然惠朕 。 朕得斯地 , 乐葬皇考、妣于是 , 至今难忘 , 朝夕怀之切切 。 ”

葬地虽有了着落 , 然而在为父母落葬时 , 天降大雨 , 当地俗称这一现象为不吉的“天葬” 。 朱五四一生贫苦 , 死后竟也不得安稳入葬 , 朱重八一直耿耿于怀 。 多年以后 , 朱元璋称帝 , 随即命令在这里“增土以倍其封” 。 回想当年的凄凉与悲惨 , 朱元璋心中一阵刺痛 , 在写《御制皇陵碑》[1]时 , 还觉得伤心 , “殡无棺椁 , 被体恶裳 , 浮掩三尺 , 奠何肴浆” 。

从小沙弥到明太祖:朱重八的草根逆袭之路是怎样的?

----从小沙弥到明太祖:朱重八的草根逆袭之路是怎样的?//----江苏龙网 http://www.jiangsulong.com //

本文原始标题为:从小沙弥到明太祖:朱重八的草根逆袭之路是怎样的?---来源是:

本文原始标题为:从小沙弥到明太祖:朱重八的草根逆袭之路是怎样的?---来源是:

本文原始标题为:从小沙弥到明太祖:朱重八的草根逆袭之路是怎样的?---来源是:

位于安徽省凤阳县的明皇陵

在彼时生活的压迫下 , 为了有一口饭吃 , 朱重八最终决定投奔皇觉寺 , 出家为僧 。 作为寺中的小沙弥 , 低眉弯腰、疲苦劳乏自然是少不了的 , 好歹温饱不成问题 。 但元末之际 , 天下大乱 , 灾荒不断 , 寺庙也渐渐无以为继 , 在为僧五十天后 , “十一月丁酉 , 寺之主僧岁歉不足以供众食 , 俾各还其家” , 朱重八最终还是被扫地出门 , 成为一名游方僧 , 头顶破毡帽 , 一手拿木鱼 , 一手拿瓦钵 , 各地乞讨 。 在这三四年的流浪乞讨生涯里 , 朱重八辗转于淮西地区 , 生活在最底层 , 受尽风霜雨露 , 尝尽人世辛酸 , 亲身感受到了百姓的困苦 , 也更多地看到社会的黑暗 。 现如今我们仍然能从《御制皇陵碑》中感受到朱重八的无奈和凄凉:“突朝炊烟而急进 , 暮投古寺以趋跄 。 仰穹崖崔嵬而倚碧 , 听猿啼夜月而凄凉 。 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 , 志落魄而佒佯 。 西风鹤唳 , 俄淅沥以飞霜 , 身如蓬逐风而不止 , 心滚滚乎沸汤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