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埭开展生态治水建“水下草原” 工程治水收尾

小编提示您:本篇文章标题是《胡埭开展生态治水建“水下草原” 工程治水收尾》。//本文由热心网友[走不了啦~~] 投稿。


胡埭开展生态治水建“水下草原” 工程治水收尾

本文标题:胡埭开展生态治水建“水下草原” 工程治水收尾

“短短一个多月,没想到小胡山浜的水能变得这么清澈!”近日,家住富润花苑一区的居民宋阿姨站在小胡山浜旁,指着清澈见底的河水感慨地说道。原来,小胡山浜水质的变化得益于近期进行的水生态修复。随着前期河道清淤、控源截污、岸坡整治等工作的陆续完工,滨湖区胡埭镇“工程治水”逐渐进入了尾声,正式迈向“生态治水”阶段,目前已启动水下生态修复和生态驳岸等工程建设,预计今年下半年可见成效。

■“水下草原”构建共生系统

小胡山浜和蔡巷浜是胡埭镇率先启动水下生态修复的两条河。“针对这两条河,我们引进的是‘食藻虫引导水下生态修复技术’”,胡埭镇水利农机站副站长钱大江介绍说,“这项技术主要是采用食藻虫搭配矮生苦草,构建‘食藻虫——水下森林——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的共生系统,通过虫控藻、鱼食虫等形成食物链,恢复水生态系统。”

据介绍,该项技术适用于水体相对封闭且截污较好的河道,小胡山浜和蔡巷浜正好“对标”。工程自3月下旬启动以来,进展迅速,目前已完成河道清理、底质改良、食藻虫投放和沉水植物种植等工作,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食藻虫作为此项技术的“主力军”,作用强大,它能吞食数十倍于自身体积的藻类和有机颗粒,能够迅速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沉水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而且食藻虫携带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显著提高沉水植物在种植初期的成活率,促进沉水植物群落的构建。

后期,两条河还将逐步引入螺、贝、鱼、虾类等水生动物,食藻虫和水生植物又可以被鱼、虾、螺、贝等高级水生动物吃掉,通过食物链把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物质从水体中转移出来,彻底降低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程度,长久维持景观水体水质。

钱大江说,“这项水生态修复技术最大的特点是治理后的水体透明度高,能达到1.5米的能见度,到时水下的苦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就像一片草原,水质也能达到三类水。”

■生态驳岸让河岸“自由呼吸”

生态驳岸也是胡埭镇生态治水的一项重要内容。该镇主要采用混凝土制块护岸和木桩护岸两种生态驳岸,形成水陆交融、互为一体的生态系统。

河岸两边呈斜坡状,加盖混凝土石块,在坡脚有个小平台,用于种植多种挺水植物……位于胡埭工业园区的立新河采用的就是这种护岸。“这种护岸和传统的水泥硬质护岸相比,不需要水泥浆堆砌,石块与石块自然镶嵌,形成了凹槽与缝隙,让河岸能‘自由呼吸’。”钱大江表示,混凝土制块护岸一方面有利于水体自然流动,进行水气交换;另一方面坡脚的挺水植物能有效吸收水中的氮、磷、重金属等,还能对有机微生物进行分解和转化。“经过工程治水和生态治水双管齐下,现在立新河的水质除了COD是四类水标准,其他指标均维持在三类水。”

蔡巷浜用的则是另一种木桩驳岸。将松木桩一根挨着一根固定在河岸两侧,既能固定岸坡,又不影响水和泥土的交换、渗透,还能让鱼、虾、螺等在其中栖息繁殖,达到生态的效果。

采用生态驳岸,不仅使建设成本下降了30%,还有利于河道恢复成原生态。那既然效果好、成本低,那能否将所有河道都改造成这种驳岸呢?“还得因地制宜”。钱大江解释道,“像混凝土制块护岸,占地较大,对河道两侧的空间要求较高,一些小支浜就不适合建了。”

■“一河一策”因地制宜修复生态

自2016年以来,从排查污水管网,到整治污染源,到清淤疏浚,再到岸坡整治……胡埭镇始终坚持“一河一策”,因地制宜开展治水工作。

“在生态治水阶段仍需坚持一河一策。”胡埭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因为每条河污染源、排污量、地理位置都不尽相同,而不同的问题所需采用的修复技术也千差万别,所以在具体的水生态修复过程中,该镇根据不同的河道,着力研究“一河一策”水质修复方案。

“一吨的排污量和十吨的排污量,水质修复的方案是不一样的。”钱大江表示,该镇对辖区内52条河道的情况一一进行了分析,并对情况相似的河道进行了分类,为后续生态修复做准备。

据悉,近期胡埭镇将引进一种适用于开放水域的水生态修复方案,“这项技术我们打算先在林浜进行试点,林浜是直湖港的一条支浜,如果效果好,就逐步推广到其他支浜。”钱大江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