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2日讯科技的力量总能让梦想变成现实 。 比如不少人可能想像过这样一个场景: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 , 驾驶员不用盯着路况、把着方向盘、踩着油门 , 反而可以看书、办公 , 处理各种事务 。
现在 , 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园区内 , 这种想象已经成真——全省首个园区内载人无人驾驶项目在这里试运营 。
没有方向盘、没有刹车油门 , 更没有驾驶员 , 在国内顶尖技术的支撑下 , 无人驾驶的梦想在青岛照进了现实 。
没有驾驶员 , 也没有方向盘
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园区内 , 6辆无人驾驶小巴正在平稳运行 。 目前 , 园区共设置了7个站点 , 每个站点前都会有车辆自动停站 。 观海新闻采访人员在其中一个站点候车 , 不一会儿就看到一辆无人驾驶车辆缓缓驶来 , 在站前逐渐减速 , 直到停稳后将门打开 , 待乘客上车坐稳后再缓缓起步 , 驶向下一个站点 。
无人驾驶车辆在园区内行驶 。
这是一辆新能源电动车 , 内部都是皮质座椅 , 每辆车可以乘坐6人 , “商务版”座椅还带有智能加热、通风、按摩等功能 , 充满了科技感 。
说它是“车” , 可事实上 , 它不仅没有驾驶员 , 甚至没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 , 只是按行业管理规定 , 现阶段每辆车配有一个随车安全员 。 车辆中部有一个长方形的控制屏幕 , 安全员可以通过屏幕对车辆进行控制 , 乘客也可以实时看到行车路线、站点设置等信息 。
车厢内部 。
这是山东易华录牵头建设和运营的项目 , 山东易华录数字交通事业部主任设计师许晓介绍 , 该项目自今年9月初开始试运营 , 已经在园区内平稳试运营两个多月 , 让更多人看到了无人驾驶应用的场景 。 “这辆车技术上可以实现最高时速60公里 , 但根据园区内限速要求 , 车辆一直以低于20公里的时速进行运营 。 ”许晓说 。
据悉 , 这款无人驾驶车辆主要通过计算机算法驱动 , 自动进行起步、停车、跟随、绕开障碍物、甚至超车等驾驶操作 。 坐在车辆上 , 采访人员最大的感受就是平稳——不论是起步还是停车 , 转弯还是泊车入位 , 车辆的操作十分智能 , 让乘客没有明显的顿挫感 。
提及无人驾驶 , 人们最关注的还是安全问题 。 这辆车行驶的安全性能如何?一个例子或许可以说明 。 行驶过程中 , 车辆前方约2米的位置出现了一位摄影师 , 车辆雷达立即进行了识别并迅速停车;过了约5秒 , 车辆对面前的“障碍人”进行了识别 , 判断他没有动的趋势后 , 再次起步 , 自动避开行人继续行驶 。
至于转弯减速、自动泊车入位等“基础”功能 , 对这辆车来说更是不在话下 。 在园区内 , 6辆车轮流“出动” , 完成任务的车辆会自动在停车场入库并进行充电操作 。
乘车过程中 , 观海新闻采访人员偶遇了一位园区工作人员 , 他抱着两摞资料 , 要送到下一个站点附近的办公区 。 他告诉观海新闻采访人员 , 这款无人驾驶的“小公交”已经极大改变了园区人员的出行模式 , 尤其是对于持有重物的乘客来说 , 在园区内流转更轻松更便捷 。 这位工作人员还说 , 寒冷的天气里大家不必再在风中步行 , 乘车前往目的地舒适得多 , 也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
国内无人驾驶技术的“集大成者”
作为我国智慧海洋、数字产业发展与智能网联商业化应用的先锋企业 , 山东易华录隶属于中国华录集团 , 自2019年初便开始在青岛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发力 , 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为中心 , 集合了来自东风技术中心、华砺智行、镭神智能、晶众等十余个国内无人驾驶领域的顶级团队进行了项目研发和部署 。 换句话说 , 这个项目是全国无人驾驶领域顶尖技术的“集大成者” 。
许晓介绍 , 山东易华录联合研发团队在车辆、道路、中心以及通信等多个层面进行了设计 , 并在封闭园区和开放道路部署了5G、V2X(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智能充电桩、先进道路感知、智能交通信号、智能网联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 , 并联合东风Sharing-VAN团队投放了这款L4级智能网联无人驾驶小巴 , 进行自动驾驶示范应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