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让不毛之地变成“米粮仓“,南通科研团队创奇迹

     又是一个丰收年 。 11月6日 , 由华东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海洋研究院南通盐碱地改良团队试种的通州湾示范区东港垦区3000亩耐盐水稻(俗称“海水稻”)收割完毕 , 金灿灿的稻谷像黄金一样铺满了的晒谷场 。
“亩产627公斤!”刚忙完良田面积和产量复核的工作人员喜滋滋地告诉笔者 。
沧海桑田一瞬间 。 白茫茫的盐碱地 , 自古与米粮无缘 , 南通盐碱地改良团队是如何将“不毛之地”变为“米粮仓”的呢?让我们沿着他们的足迹去寻觅……
海水稻|让不毛之地变成“米粮仓“,南通科研团队创奇迹
文章图片

【海水稻|让不毛之地变成“米粮仓“,南通科研团队创奇迹】图为11月上旬“海水稻”翻晒现场 。
鱼棚里安了一个家
汽车驶出328国道“临海快速路” , 在垦区泥泞路上七拐八拐 , 好不容易来到几间简陋的红瓦棚披前 。 这就是海洋研究院南通盐碱地改良团队的营地 , 10多名科研人员在这里工作、生活已有整整5年 。
2015年10月 , 肩负着4000亩南通滨海盐碱地快速改良技术及标准研究 , 建立滨海盐碱地水旱矿地融合示范区重任的海洋研究院南通团队 , 来到了通州湾示范区东港垦区 。 面对无垠荒凉的盐碱地 , 项目组当场决定改造小鱼棚 , 以最快的速度安下“家” , 确保次年项目上马 , 试种庄稼 。
短短10多天 , 约100平方米的废弃小鱼棚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 两人一小间 , 床铺、行囊、农具、工作台挨在一块 , 唯一一间约40平方米的宽敞屋子 , 是用小钢管撑起的“多功能”塑钢棚房 , 团队办公、会议、会客等 , 都在这间屋子里 。
营地没有生活用水 , 他们买来几十只塑料桶 , 从五六公里外的村民家中一车一车往回拉;没有电视 , 队员们靠手机获取外界信息;有时网络信号中断 , 大家在工作之余 , 常常围在一起说笑、拉家常…… 
“习惯了 , 习惯了!”说起海边生活的艰苦 , 队员们都十分乐观 。 据介绍 , 南通项目组的15名成员分别来自江苏、山东、河南等五六个省份 , 其中14人是80后大学生 , 年纪最小的只有20多岁 。 “团队进驻垦区5年来 , 没有人叫苦喊累的” , 研究院副院长、南通项目负责人姜夏烨说 , “选择地堪行业的人 , 都有野外吃苦的思想准备 , 在南通 ,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向盐碱地‘要’粮 , 用改良盐碱地的成果检验人生价值 。 ”
堤埂上踩出闪光的路
“光秃秃 , 白茫茫 , 雨天内涝水汪汪 。 兔子不见?不长 , 风沙呼呼哪来粮 。 ”这是当地百姓曾对滨海盐碱地的直观印象 。 面对广袤无垠的荒滩碱地 , 南通改良团队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科研攻关战役 。
这片低洼遗弃场地 , 地势低于周边地块达3.3米之多 , 土地盐度极高 , 有机质含量低 , 淡水资源匮乏 。 改良团队迎难而上 , 短短几个月 , 将高低不平的土地整平 , 修筑了纵横交错的堤埂、排水沟和几十个蓄水池 。
2016年秋 , 团队在500多亩土地、20多个田块上种上大麦、油菜 , 拉开了旱作改良技术攻关的帷幕 。
科技攻关没有捷径 。 每天太阳没出地平线 , 科研人员就出现在滨海的堤埂上调查监测 , 全程跟踪和记录大麦、油菜的生长过程 。 白天下田观察、取样 , 晚上检测分析 , 集思广益 , 成为团队的工作常态 。 经过两年的试验 , 6万多个样本的数据比对 , 成功摸索出夏种田青、冬种大麦的旱作路子 。
2017年 , 团队从44亩盐碱地、5个耐盐水稻品种起步 , 开始了“海水稻”试验种植 。 一天傍晚 , 电闪雷鸣 , 台风、暴雨袭击了东港垦区 , 没有植被 , 松软的沙土堤埂顷刻间被雨水冲塌 , 作业机械进不来 , 农民工一时请不到 , 队员们便一个个拿着工具 , 奔向水田筑堤堵漏 。 为尽快降低水土含盐量 , 科研人员开动脑筋 , 因地制宜开挖了干沟、支沟、斗沟、农沟、毛沟等排碱“五层沟” , 买来几十万条蚯蚓放进田间做试验 , 每天灌水洗盐七八遍.....见招拆招 , 开山辟路 , 遇河铺桥 , 终于实现了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成功的预期目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