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毯式”登记,为人口大省精准画像

2020年11月1日零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准时点“战鼓”敲响,意味着十年一度的人普工作进入了正式上门登记的“总攻阶段” 。据省统计局相关数据,自11月1日起的一个月内,全省近50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要完成近40万普查小区的登记量,平均每个普查小区要完成登记对象250人 。
“地毯式”登记的背后,既满载为人口大省精准画像的普查故事,也涵盖了巨大的社会变迁 。11月1日至2日,采访人员跟随省统计局举办的“七人普基层行”活动前往苏州,以这座千万人口城市的普查登记为切片,直击人普工作一线折射的社会变化足迹 。
普查最难在摸清“人”“地”对应
【江苏:“地毯式”登记,为人口大省精准画像】11月1日下午4点05分,身穿印有“苏州工业园区第七次人口普查”字样红马甲的水巷社区普查员王艳兰,敲开家住水巷邻里花园梁伯伯、季阿姨一家的房门 。这是王艳兰一个月内第二次与梁伯伯和季阿姨见面,上一回,还是正式登记前的普查摸底阶段 。
“梁伯伯您好,11月1日是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开始的日期,我们今天来是再跟您做个上门登记……基于此前摸底的情况,您一家一共三口人,姓名分别是……相关信息和个别补充项,我们需要在人口普查平台上正式录入一下,结束后还请您确认签字 。”上门登记应如何表达才能最大程度获取住户配合,早在11月1日前,王艳兰便已自行“排演”过许多次 。
“人普工作最难之处,就在于‘人’和‘居住地’的结合落实上 。而若想摸清‘人’‘地’对应关系,首先是要能‘敲开门’ 。”苏州市人普办常务副主任吴国军说 。“人口普查十年一次 。十年来苏州人口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苏州市人普办主任、市统计局党组成员、苏州调查局局长葛惠龙直言,苏州人普工作面对的很多情况都是其他城市不具备的,例如,苏州是全省唯一一座拥有千万级常住人口的地市,普查强度前所未有,而庞大的人口规模中,外来人员就占据半数左右,个别县区外来人口甚至超过了户籍人口 。
高强度与人员流动带来的不确定性相交织,考验着基层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能力 。“虽然任务艰巨,但摸清人口现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每位人普工作者心里都清楚 。”葛惠龙说,登记汇总的数据将是全市乃至全省及时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精准制定民生政策、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依据,“可以说,人口普查的信息来自千家万户,也将惠及千家万户 。”
从人口普查变化管窥社会变迁
11月2日傍晚,采访人员拨通季阿姨的电话 。电话线另一头,66岁的季阿姨回述了一段她亲身参与的人普经历 。
1982年秋天,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也是改革开放后的首度人口大摸底 。当时在苏州纺织系统一家工厂上班的季阿姨,与单位一名同事被借调至当时的苏州城平江区东北街派出所,协助片区民警一同上门登记人口信息 。“那时人员流动规模小,人户分离情况少,派出所民警还是指挥人口普查的主要力量 。”在那个“夜经济”难以想象的年代里,大家下了班基本就是回宿舍、回家,“当时虽然没有电话能用来找人,但从晚上七八点开始‘扫街’,将近九点,多少也能登记上来十几户人家的信息 。”38年过去了,那一个月间,苏州老城胡同两侧,密密匝匝的平房和稀零散落的小楼、自1982年人口普查开始从简登记籍贯信息的做法,以及一张纸一支笔、挨家挨户登记户口簿信息的情景,仍停留在季阿姨的记忆里 。
城市变化,铭刻在人口普查的一点一滴中 。“十年前未曾招募的外国志愿者,如今也加入了人普队伍 。”水巷社区普查指导员杨丰焕告诉采访人员,在下辖5个居民小区的水巷社区内,外籍人口约占七分之一,“为实现全员登记,今年专门招募了三四名外国志愿者 。此外,还对近20条外籍人士可能关心的问题给出书面回答,以解决上门登记沟通不畅的难点 。”在外籍人士同样较多的星桂社区,普查人员在外籍住户门口贴上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等语言的温馨提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