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呼叫电梯的按钮普遍只有上下?

应该不是刻意为之。最初的升降机(lifter)主要为机械结构,较少电机控制。之后的演化的电梯应该传承了这样的设计,而且当时电梯的各种机械安全性、速度、可靠性等等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且有多电梯的高楼大厦还不流行,没有人想到从呼叫电梯时就要求楼层来利用更好路径算法来缩短等待时间。随着建筑的楼层越来越高,人流量加大,电梯数量增多,类似通过从目标楼层获取更有路线(等候时间、运行效率、人流分配)的想法确实出现。在“怎么设计一个合理的电梯上下按钮?”这个问题中,@何嘉杰回答中的OTIS Compass?就是很好的例子:有的电梯公司已经开发了目的楼层系统,比如OTIS的:Compass?智能派梯系统,新型Compass?智能派梯系统为乘客安排适宜的电梯,改进大楼电梯交通状况。与传统的乘客选择上下行不同,乘客在进入电梯前在键盘或触摸屏上选择他的目的楼层。1. 输入目的楼层Compass?智能派梯系统为乘客安排合适的电梯到达目的楼层。2. 前往指定的电梯乘客前往为其安排的电梯,电梯在乘客到达前已经开门等待乘客。3. 进入指定的电梯明显的标识 – 位于电梯旁边 – 帮助乘客确认指定的电梯。注:若为安装标识,指定电梯内目的楼层的按钮会为被选中状态。4. 到达目的楼层Compass?智能派梯系统减少了电梯运行时间,营造了更舒适的乘梯环境 – 每台电梯内乘客更少、每次乘梯停站更少。对于乘客每次乘梯停站更少,更短的等待时间,更短的乘梯时间,降低电梯拥挤度对于大楼管理者及业主更有序的大堂乘梯环境,提高大楼交通流量状况对于建筑设计人员多种设计选择(键盘、触摸屏、显示屏及电梯控制板),可在大堂任何地方灵活安装视频介绍:Compass Destination Entry但个人认为这样方案的效率提升应该比较低且适用范围不够广,形成不了足够的市场去支持产品改进成本。在等待时间上,现在电梯经停的策略(有些更高级)已经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输入目的地楼层改进算法可能产生的最大贡献在于流量以及能耗等等的监控和管理,也很符合现代建筑低碳智能化的理念。但这些需求只有在人流量非常大的大型商用建筑才有用武之地。况且大些商务楼或购物中心现在都会配备足够但愿的电梯,且很多都有分入口甚至楼座等等,也起到了分散人流密度的作用。总之对于类似更优化策略的电梯的需求还不是足够明显,但技术难度并不高,且绝对是建筑发展趋势的走向。
■网友
楼主的意思是设计的和电梯里面一样吧,答案是不能。如果按钮设计的跟电梯里面一样,不但会增加使用难度,效果还不如现在的调度算法好。下面具体说明:电梯的调度算法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电梯吞吐量 和 平均响应时间。我们不妨来自己先设计一下电梯调度算法。如果只考虑电梯吞吐量的话,可以这么设计:首先响应离电梯当前层数最接近的请求。但是这样的一个缺点就是,离当前层数远的人可能要有杀人的冲动了,按了半天电梯怎么还不来!如果只考虑平均响应时间的话,可以这么设计:建立一个请求队列,谁先请求就先为谁服务。但是这样的一个缺点就是吞吐量太小。假设这样一个情景,当前电梯在50楼,一号请求是从1楼往上走,二号请求从51楼往下走。这样的话电梯会先跑到1楼去为一号请求服务,再跑回51楼为二号服务,想想看这中间浪费了多少时间?因此,综合考虑 电梯吞吐量 和 平均响应时间,电梯调度算法是这么设计的:从1楼开始,一直到顶楼,中途遇到向上的请求就进行响应。然后从顶楼一直落到1楼,中途遇到向下的请求就响应。如此一来,就皆大欢喜了。
■网友
不然左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