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海安舅舅”接力支教“小凉山”

现代快报讯(采访人员 白雪银 / 文 王曦 / 摄)8 月底的云南天气转凉,学生们陆续返校 。中午的下课铃响了,海安支教老师王加云布置完作业,便一路小跑往宿舍赶,给在这里读高二的儿子陆地做午饭 。这是她第二次来到宁蒗宁海民族中学支教 。10 分钟后,刚上完地理课的陆地也往宿舍赶,而他的地理老师,正是王加云第一次支教时的学生王庭红 。" 我当年教的学生,现在教我儿子,学生刚认识我时是 16 岁,儿子刚认识他时也是 16 岁 。" 在云南宁蒗,王加云时常感叹这个奇妙的人生际遇 。
海安|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海安舅舅”接力支教“小凉山”
文章图片

△云南省宁蒗民族中学
宁海之约:用木材换人才
这场奇妙际遇的背后,是一个长达 32 年的约定 。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全县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底子薄 。直到 1988 年,全县还没有一个人考取本科 。1988 年,宁蒗县与江苏南通海安县签署协议,以木材换人才 。
海安|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海安舅舅”接力支教“小凉山”
文章图片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
" 当时海安需要木材,我们需要人才,双方根据相互需要达成协议,以木材换人才的方式搞教育合作,也是一种互惠互利 。" 宁蒗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张达峰说 。于是,1988 年 8 月,35 名海安教师跨越八千里路来到宁蒗,开启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合作开展教育扶贫的先河 。
海安|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海安舅舅”接力支教“小凉山”
文章图片

△学校教学楼
海安|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海安舅舅”接力支教“小凉山”
文章图片

△操场上运动的学生
" 第一次来宁蒗的时候很不习惯,供水经常中断,因为高原反应时常头疼,但想了想,前几批来支教的老师要艰难得多,喝水都要自己拿着桶上山去打,还要自己过滤,我就鼓励自己慢慢克服 。"2001 年,作为第四批海安赴宁蒗支教教师,王加云和丈夫陆瑞华一同来支教 。" 我爱人之前身体一直不好,我们一直没要孩子,到了这之后换了环境,身体也慢慢好转了 。"2004 年,王加云结束了 3 年的支教生活回到家乡海安,同年生下儿子陆地 。
海安|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海安舅舅”接力支教“小凉山”
文章图片

△海安教师王加云
海安老师赴宁蒗的支教一批批进行着,到了 2019 年,第十批支教团组建之时,王加云和丈夫又一次报了名 。" 一直都想找机会看看我们年轻时奋斗过的地方,正好孩子也大了,一起带来,让他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吃点苦,将来学会感恩 。"
再次来到宁蒗,王加云惊喜地看到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之前来这里至少要花三天时间,现在一天就能到,各方面的条件也改善了很多,学生也增加了好几倍 。"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
最让王加云惊喜的是,许多同事都是她曾经的学生 。" 至少五个老师都是我之前教过的,两个和我一样是英语老师,现在一起备课,还有王庭红老师,现在教我儿子 。"
海安|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海安舅舅”接力支教“小凉山”
文章图片

△王庭红在辅导王加云的儿子
" 王老师刚开始没认出来我,但我对她印象很深,现在还会梦到她在班上听写英语单词 。" 谈到再次与王加云相遇,王庭红不禁感慨人生的奇妙,第一次体会到那句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 。去年 10 月,腿伤还没完全恢复的王庭红一瘸一拐地走进办公室,看到了正在备课的王加云 。" 她一说话我就认出来了,瞬间仿佛穿越了,回到了高中时的课堂 。" 王庭红说 。
海安|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海安舅舅”接力支教“小凉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