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一家亲|老人带娃,引发两代人的冲突,背后却是中产阶层的焦虑
杭州一位老人因为带娃给孙女“放水” , 让孩子睡懒觉睡到8∶00 , 导致媳妇不满 , 老人觉得很委屈:一方面 , 天气炎热 , 自己接送孩子 , 很辛苦 , 却不落好!另一方面 , 孩子上完这课 , 学那课 , 也是很辛苦 , 真心疼!
无独有偶 , 昨天跟同事出去放风 。 同事一直在跟表弟打电话 。 我听了听也是因为带娃“那点事” 。
暑假 , 同事表弟的两个孩子 , 都让同事的姑姑带 。 一方面是 , 隔代亲的原因 , 对孙子的要求不够严格 。 另一方面姑姑觉得自己应当有自己的生活 。 所以有时想放松一下 。
结果导致儿子儿媳的不满 , 儿媳是不跟姑姑说话 , 更别说叫一声妈了 。 儿子是嚷姑姑 , 就像教训孩子一样 , 样样不满意 , 说她让孩子吃垃圾食品了 , 孩子作业不检查了 , 非要带手机去 , 导致孩子玩手机了等等 。 这姑姑自然觉得非常的委屈 , 出力不落好!
我同事劝他们应当自己多陪伴孩子 , 但他们的理由是他们没时间 , 压力大 , 要养孩子 , 要养养老人 , 所以现在要挣钱 。 据同事说他家有5套房子 , 夫妻俩有固定工作 , 还代理的有品牌 。 按说不差钱 。 他们理由是孩子得上各种的班 , 老人住院需要钱 。 (同事姑姑有医保 , 有养老金 。 )
同事认为 , 调动孩子的内因很重要 , 而非报各种补习班 。 而她表弟坚持认为上各种班有用 , 起码有老师看着 , 老师比他们专业 , 比放在家里强 。
上述问题是两代人对教育观念不同的问题 , 还有宝爸宝妈对教育的焦虑问题 。由此我想到前几天看到的一篇文章 , 说中产孩子兴趣班鄙视链钢琴排最后 。 在大城市中产阶层的焦虑更深
为孩子学习的事都是拼了 , 学的东西越稀缺 , 越高大上 , 在音乐方面 , 钢琴只是最低端的 , 高端的是学竖琴;体育锻炼滑冰 , 打篮球 , 也就是小儿科 。 高端的是马术和击剑 。
看看这些就可以知道都是受西方教育的影响 。 所谓追求贵族教育 , 精英教育 。 一年的报班费不少于几万的 , 比比皆是 。
他们之所以给孩子报各种班 , 就是为了让孩子在竞争中不落下来 , “突破上限极其困难 , 跌破底线很容易”说白了 , 就是不希望孩子被挤出中产阶层 。 虽然我认同家长的这种观点 ,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往上走呢?
但我不认同跟风报 , 不看孩子的情况 。 我认为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事 , 是需要孩子自己发自内心的愿意去学 , 如果一直靠家长逼迫报班 , 那也未必实现家长美好的愿望 。
【宝贝一家亲|老人带娃,引发两代人的冲突,背后却是中产阶层的焦虑】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教育的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人们有一种倾向 , 就是提出千篇一律的目的 , 忽视个人的特殊能力和要求 , 忘记了一切知识都是一个人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获得的”
所以 , 我觉得是否可以折中一下 , 可以报班 , 但是要跟孩子商量 , 还要根据孩子的能力以及天赋 。 扬长避短 , 让他找到自信!而不是揠苗助长 , 把他培养成全才!焦虑的背后 , 折射出社会的一些问题 。 阶级急剧地分层 , 开始固化 。 底层的想突破这个天花板 , 在上层的想保持着自己的地位 , 社会都处在焦虑之中 。 所以只有整个社会不再焦虑 , 教育才能够回归它的本源 。
推荐阅读
- 八旬老人义务剪发50余载带领“银发服务队”温暖一座城
- 浙江三门暖心医生为不识字老人手绘“公鸡下蛋图”
- 【扬州】扬州老人别出心裁自办“家庭铁路展览馆” 庆祝家门口通高铁
- 长春社区开设助老餐厅探索解决老人“吃饭难”
- |106岁老人抖音上走红 109岁!扬州最长寿老人是她
- |77岁老人烙画《古韵扬州》铁笔生辉“烙”出“好地方”
- |老人“全部家当”遗落K9线公交车上 工作人员妥善保管归还
- 老物件能卖“天价”?太天真!老人们别再被这些花式骗局蒙蔽了
- 老人躺在应急车道上,过往车辆吓坏了……
- 八旬老人迷路 民警一查吓一跳:老人走了20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