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绘秋|孩子被打咋办?警惕“敌意归因偏差”陷阱,“一接二演”助力发展


最近 , 一位家长向我诉苦:“孩子在幼儿园总是被打 , 我叫他打回去 , 孩子总是做不到!”
孩子被打怎么办?这其实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 。
有的家长主张直接要打回去 , 不然就吃亏!有的家长则主张不要打回去 , 因为打人不好!
01 鼓励“打回去” , 其实并不是最有效的处理方式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著名的“攻击-反击”实验 。
在上个世纪90年代 , 家庭心理学家杰拉德 R. 帕特森和李察 A. 利特曼在幼儿园进行了一项关于儿童“攻击-反击”的实验 , 一共记录了2583次幼儿之间的攻击事件(打人抢玩具) , 观察被攻击的幼儿会有什么反应 , 以及这些反应最终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
两位实验者经过数据统计 , 发现以下现象:
80%的孩子在被攻击的时候 , 并没有选择反击 , 而是会哭泣、逃跑或者任由玩具被抢 。
攻击者下次还是会继续攻击行为 , 而被攻击者的行为得到了“负强化” , 当他们再次遭遇攻击时 , 还是会选择妥协 。
仅仅只有20%的孩子会选择反击或者选择寻求老师或者家长的帮助 。
如果孩子选择反击且成功 , 那攻击者后续会减少对他们的攻击 , 或者更换攻击目标 , 成功反击的孩子下次遭遇攻击时 , 还是会选择反击 。
如果反击失败 , 他们下次还是会被攻击者攻击 , 并遭到更频繁的攻击 。
如果寻求外力的帮助 , 一般都能让攻击者收敛攻击行为 , 他们停止或者转向他人 。
猫绘秋|孩子被打咋办?警惕“敌意归因偏差”陷阱,“一接二演”助力发展可能很多家长看完这个实验数据 , 都会说:“你看吧 , 不直接打回去 , 下次还是会被欺负!”
但也别忘了 , 实验中也有小朋友选择反击却失败了 , 招致更频繁的攻击 。
如果孩子没有还手能力 , 这种反击就是无意义的 , 甚至可能会招来更多的攻击行为 , 造成更大的伤害 。 除了选择反击 , 其实更有效的方式就是寻求成人的帮助 。
02 鼓励“打回去”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个总是被父母教育“被打时 , 你就直接打回去”的孩子 , 他们会慢慢形成这样的意识:"他们打我是故意的" , 这也会让他们进一步对对方产生敌意 。
如果孩子反击回去 , 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也可能会认为他“不好” , 因为他也打人了 。 其他人这样的态度又会进一步强化“他们都对我不友好”的认知 。
如此就形成了“敌意归因偏差” 。 有这样心理认知的孩子 , 会常常从消极的态度去揣测别人的语言和行为 , 偏向于认为周围的人对自己都是抱有敌意的 。 有相关研究表明 , 这样的孩子在未来也更容易发展反社会行为 , 比如滋事斗殴、反叛、无视社会规则等等 。
猫绘秋|孩子被打咋办?警惕“敌意归因偏差”陷阱,“一接二演”助力发展一个最典型的案子是2012年美国康涅狄格州发生的“校园枪击案” , 20名儿童和6名成人在案中死亡 , 而造成这场悲剧的是一位叫亚当的年轻人 。
案发后心理学家们曾对亚当进行过心理评估 , 他们认为:
亚当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在人际交往方面受挫 , 感觉人们似乎都不能理解自己 , 不喜欢自己 , 于是容易感觉到孤单 。 在这样的状态下 , 他可能会对同伴产生敌意 , 也可能将敌意投射到那个年龄阶段的其他孩子身上 , 或者那个没有耐心陪伴他的成年人 , 比如父母、老师 。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 , 亚当之所以会犯下如此罪恶的行为 , 与年幼时期的暴力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
03 打不打回去 , 孩子说了算家长看到这 , 可能都要懵了 。
打回去 , 怕打不赢 , 更怕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 可不打回去 , 难道孩子就一直这样被欺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