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家族|孩子总陷习得性无助?想教出乐观小孩,父母要懂“解释风格”

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昨天下班回家 , 发现孩子的表现与往常不一样 , 他开始坐在客厅上看电视吃零食 , 不是乖乖的回到房间里写作业 。 对于这样反常的情景 , 我感到很纳闷 , 于是就问孩子怎么没有去写作业?孩子说了一句:写不写都那样 , 考试也考不好 。 我才知道原来学校今天公布了期中考试的成绩 , 孩子没有考好 , 但是他上半学期确实有很努力的在学习 , 但成绩依旧不理想 。看到孩子这样一种态度 , 我猜想孩子陷入到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中了 。
这样的情形应该大多数父母都经历过 , 孩子总是一遇到挫折就退缩 , 陷入到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中 , 是以悲观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 父母要如何的引导孩子树立起乐观的心态呢?"解释风格"是关键 , 今天尼莫妈妈要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何为"解释风格 。 "
孩子总是习得性无助 , 原来是这样习得性无助对于没有接受过心理学的家长来说是非常陌生的 , 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习得性无助的例子 。 比如说有些孩子 , 在学习上努力了一段时间之后没有明显的提高 , 因此放弃了努力 。 有一些孩子想要跟别人交朋友 , 但主动了一两次之后没有得到回应就放弃了社交 , 这些都是习得性无助的行为表现 。
早在1967年 , 心理学家在研究动物发现 , 像一只狗关在笼子里 , 只要蜂音器一响 , 不给狗施加无法忍受的电击 , 因为狗被锁在笼子里无法逃避 , 于是开始尖叫 。 经过多次同样的实验之后 , 一打开蜂音器 , 狗就开始趴在地上哀叫 , 但不在挣扎着要逃离笼子 。 之后在给狗电击之前 , 把笼子打开 , 发现狗也不会逃脱 , 而是直接倒在地上呻吟 。 由此可见狗本来是可以主动逃离的 , 但却绝望的待在原处等待痛苦的到来 , 就是我们常说的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
亲情家族|孩子总陷习得性无助?想教出乐观小孩,父母要懂“解释风格”生活中有些孩子 , 一有挫折就受不了 ,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的能力不够 , 而是孩子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 。 但是很多父母会认为这是因为孩子抗挫能力不足是孩子心理素质差 , 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孩子身上 。 但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说:"除了基因和孩子的自身经历之外 , 孩子总陷入习得性无助来源于父母本身的悲观以及教养方式的不正确 。 那么父母的哪些教育行为会让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呢?
1.父母不恰当的评价方式
孩子年纪小 , 身体和大脑等各方面都发育不成熟 , 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常来源于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 , 特别是父母的评价 。 如果父母总是一味的贬低孩子 , 那么孩子就会打心里认为自己真的不行 , 都会慢慢的让孩子失去自信 。
父母日常无意识地给孩子贴上"无能"的标签 , 对孩子的自尊心建立可以说具有毁灭性 , 父母 看似不经意的话语 , 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 , 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 因此也容易陷入到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中 。
亲情家族|孩子总陷习得性无助?想教出乐观小孩,父母要懂“解释风格”2.父母过度限制孩子的行为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 渴望拥有独立和自主的权利 , 父母往往出于爱孩子的心理而对孩子过度的控制 , 剥夺了孩子主动去探索和认知世界的权利 , 这也会慢慢的让孩子缺乏摸索的动力 。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过度控制 , 那么"不能"、"不可以"、"不行"这些话语会常常的挂在嘴边 , 孩子在父母权威的压力下 , 就会变得畏首畏尾 , 不敢去尝试新的事物 , 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 , 害怕尝试会让自己失败 , 这自然无法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 你会让孩子陷入到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