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部分学校出现招生未满员现象 “强基计划”遇冷了吗?
江苏龙网_原题是:部分学校出现招生未满员现象 “强基计划”遇冷了吗?
报名人数超百万 , 部分学校却出现招生未满员现象——
“强基计划”真的遇冷了吗
北京某高校化学学院“强基班”大一学生郭恒阳从小就喜欢化学 , 他的梦想是开发研制更好更耐用的“界面材料” , “用于航天和民用 , 像国家大剧院就用到了这种材料” 。 郭恒阳说:“中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 , 我们遇到一些高精尖的技术难题 , 之所以‘卡脖子’ , 往往源自基础领域的薄弱 。 基础不牢 , 地动山摇 。 我选择基础学科 , 就是这个原因 。 ”
以这所学校为例 , 今年 , 化学学院“强基班”共25人 , 来自21个省份 , 这是被寄予厚望的第一届“梦之队” , 实力出色 , 除了高考成绩优异 , 他们中有10人曾获得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省级奖励 , 2人获得奥林匹克生物竞赛省级奖励 。
然而“梦之队”刚刚启程 , 议论之声就出现了 。 随着各高校陆续开学 , “强基计划”带着“未完成招录”“烧了冷灶”等声音不时出现在舆论场中——“弃考考生多”“连北大都招不满学生”“很多学校只能内部消化”……
作为取消自主招生之后首个可能带来“降分录取效应”的国家计划 , 作为“面向基础学科、服务国家战略”的人才培养计划 , 它的重要性与广招天下英才的决心不言自明 。 首次试水 , 强基计划究竟是“冷”还是“热”?走出第一步 , 收获了什么 , 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采访人员走进高校 , 看“强基”强在哪儿 , 怎样做强 。
“强基计划”是“冷”还是“热”
自主招生政策取消之后 , 几乎无缝对接的 , 就是“强基计划” 。 它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
起步第一年 , 在36所一流高校开展试点 。 它的要求是高考成绩加校考成绩和综合评价等 , 其中 , 高考成绩不低于85% 。
进入9月 , 与新生开学一同受到关注的是人们对“强基计划”推进情况的关注 。 有点出乎意料的是 , “强基计划”首年遇冷的论调开始甚嚣尘上 , 其中的主要依据是:“弃考学生多”“考生参加校考 , 却发现空荡荡的教室”“一些高校开学后着手在新生中开展补录” 。
“强基计划”真的遇冷了吗?采访人员在调查中发现 , 确实有一部分学校在校招时出现未满员现象 , 但是并不突出 。 某高校古文字学“强基班”新生张琳告诉采访人员:“以我们学校来说 , 确实少数人没有参加校考 , 可能有多种原因吧 。 但是传闻大面积弃考就不合常理了 , 进入‘强基计划’的都是超一流高校 , 这样的学校怎么可能招不上人?”
采访人员实地调研了北京某高校 , 这所学校今年计划招录150名“强基”生源 , 参加校考的大约130人 , 这说明 , 差不多有20人“弃考”了 , 计划暂未完成 。 看到这里 , 大家可能会直接得出结论——“强基计划”遇冷 。 然而再让我们回溯一下报名这所高校“强基计划”的总人数吧 , 采访人员查阅原始资料发现 , 报名这所高校“强基计划”的总人数是38656人 , 入围校考的比例高达258:1 , 此刻 , 还能说它是“冷灶”吗?
按照已经公布报名人数的高校数据 , 今年全国约有6000个“强基计划”名额 , 而报名人数至少超过百万 , 粗略推算 , 一万考生中也只能挑出四五位佼佼者 , 这样看来 , “强基计划”无论如何也不能叫“遇冷” , 而是“火热”甚至“爆火” 。
“冷热交替”源于“双保险”心态
“强基计划”在前期“爆火”开场的前提下 , 进入校考之后“热度”急剧减退 , 各校多多少少都出现一些学生弃考的情况 。 为何在千辛万苦走过独木桥之后 , 这些考生却犹豫了呢?
推荐阅读
- 全省:今晨淮河以南部分地区有雾或浓雾 全省天气晴好
- 学校■南通这所学校为他们募集煤炭款!原因超暖心…
- 实现“甜蜜计划”,这对中哈跨国夫妻好甜
- 浙江建6000余所“假日学校”缓解基层青少年课余难题
- 湖南教育基金总量逾26亿元惠及近380万名师生和4800所学校
- 歇业超三百天“长乐公主”轮计划12月复航西沙
- 招生|你孩子报考了吗?高中生升大学路径之强基计划
- 现在在线学习视频有很多了,为啥大部分人还是喜欢下载下来观看
- 嫦娥五号探测器正按计划开展月面采样工作
- |沪苏浙皖四省市制定三年行动计划 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教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