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强基计划究竟是冷还是热?报名者超百万、部分学校却未招满( 二 )


在多种选择之间有所“犹豫”和“迟疑”是人之常情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不少省份 , “强基计划”的生源考分都超过了该校在该省招生投档的分数线 。 此刻选择权交到了考生手中 , 而犹豫主要来自“冷门”“热门”专业的比较 。 此前 , 钟芳蓉选择相对冷门的考古专业 , 成为众多媒体报道的对象 , 足见其选择不易 。 北京某高校化学学院“强基班”学生刘颖若坦言 , 也许每一位拿到“强基计划”入场券的同学 , 内心都曾面临钟芳蓉式的考验 , 都有“冷热专业”的“天人交战” 。 郭恒阳则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已经做好了“为理想奋斗 , 坐冷板凳”的决心 。
刘颖若也曾动摇过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她是广东考生 , 父母最想让她选择的专业是师范 , 但是她对化学感兴趣 , 高中时还曾自己报过化学网课 。 “广东是知分报志愿 , 其实我的高考分数是很高的 。 按照这个分数 , 我可以在同等高校任意选择一个专业 , 所有的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我都可以上 。 当时我也曾想过 , 要不要放弃‘强基班’ , 再报一个更‘热门’的高校或专业 , 我也听过别的同学放弃的情况 。 但是后来我想了想 , 为‘强基计划’生源配备的师资都是最好的 , 而且专业的冷热都是一时的 , 基础领域基础扎实了 , 也许未来能走得更远 。 ”刘颖若说 。
除了专业之间的犹豫 , 作为考生 , 刘颖若认为 , “强基计划”遇到“冷热交替”的原因还有一个 , “在‘强基计划’刚刚开始报名的时候没有设置条件 , 所有考生都可以考 , 大家都觉得万一心仪学校考不上 , 参加这个计划还有‘降几分’入校的机会 , 所以就蜂拥而上 , 但是这样一下子把‘校考’的分数拉高了 , 能进校考的都是高分考生 , 高分考生选择权更多 , 所以可能出现一些放弃的现象 。 ”
这个观点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的佐证 。 “不少学生在前期报名时出于‘备选’‘双保险’的考虑 , 认为多一个途径 , 多一份保障 。 按照1:4或者1:5进入校考的时候 , 才开始真正考虑专业的影响 。 这样按分数排进校考的考生未必真正热爱基础学科 , 真正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者有特长 。 所以我认为 , 在报名的时候就应该设置一些条件 , 比如看物理、化学等基础科目的平时成绩 。 ”李立国说 。
“强基计划”不应只是大学的事
也许真正热爱相关基础学科的同学 , 在过于自由的双选中失掉了机会 。 李立国表示 , 可以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向基础学科有特长的孩子倾斜 。
“降分的幅度可以大一些 , 甚至可以降到重点线以上 。 但是我们要增加一些标准 , 比如数学专业 , 可以要求考生数学分数在全省前1% , 这样能选出和专业真正匹配的孩子 。 ”李立国说 。
由于几乎无缝对接自主招生 , “强基计划”一面世 , 就免不了被两相比较 。 而采访人员注意到 , 事实上自主招生政策是人才选拔政策 , 但是“强基计划”实则是一项人才培养计划 , 其重点放在了选拔之后的入校培养上 , 目前各学校都出台了面向“强基计划”生源的培养方案 , 如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一对一导师制等等 。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兼副院长蒙彬谈到了她的思考 。 明德书院有三个专业招收“强基计划”生源 , 分别是古文字学、历史学和哲学 。 “在资源配置、多学科协调、本硕博衔接培养上 , ‘强基计划’生源培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 在高考严格选拔之后 , 高校对‘强基计划’学生会持续跟进定期测评 , 而且测评不唯学分 , 考察的是志趣、素质、潜力等多方面 , 给学生一个安心搞学术的环境 。 在培养过程中 , 也会设置科学的动态选拔进出机制 , 让更适合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 。 ”蒙彬告诉采访人员 。
在培养的过程中 , 学院也有自己的难题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很多高校都面临这个问题 , 高校的人才培养项目 , 除了“强基计划” , 还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 还有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化大类招生计划 。 在政策的资源配置之下 , 计划和计划之间 , 这些学生是融合还是分开 , 师资如何区分?都是应该进一步梳理的方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