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全|李宗盛把他当偶像齐秦翻唱他的歌,他却说:歌好不好30年后再说( 三 )


李寿全想 , 我们这样的小制作工坊还是不要拖住她了 , 就索性解散了 。

事业顺遂的李寿全第一次受到打击 , “流行音乐中有时最好玩也最痛苦的地方 , 是你不晓得它为什么成功了 , 它不晓得他为什么失败了 。 ”这份困惑至今他也未解开 。
但《柴拉可汗》和《一千个春天》这两张作品 , 却堪称是华语乐坛的一个丰碑 , 数十年后都为业内人士津津乐道 。
“天水乐集”解散时 , 成立两年的滚石推出罗大佑的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 , 专辑里谈时政 , 揭时弊 , 犹如一道闪电 , 让虚伪和混沌无所遁形 。
而李寿全接下来为苏芮制作的专辑《“搭错车”电影原声》 , 被视为是继1982年罗大佑的《之乎者也》之后 , 对当时台湾歌坛创作的又一次革命 。
整个台湾乐坛 , 在理想者的自我燃烧下开始进入流行时代 。

1982年 , 李寿全解散了“天水乐集” , 投入到滚石女将潘越云《天天天蓝》的专辑制作中 , 这张专辑一举获得最佳制作人(李寿全)、最佳演唱(潘越云)和最佳编曲(陈志远)三项大奖 , 被誉为民歌时代后期的隽永之作 。

潘越云走红之时 , 苏芮刚签约到飞碟唱片 , 很快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搭错车电影原声大碟》 。

这张仍由李寿全制作的专辑是台湾流行音乐发展史上的第一张电影原声乐唱片 , 在内地常被称为《一样的月光》 。
一经发行便风靡 , 销量超过百万张 。
主题曲《酒干倘卖无》被后来人多次翻唱 。
在这之前 , 台湾歌曲一直流行在风花雪月、青春理想的风格当中 , 一袭黑衣 , 嗓音高亢的苏芮在李寿全摇滚曲风的加持下 , 于罗大佑之后又掀起了一股强劲的“黑色旋风” , 被人称为“黑色苏芮” 。
被视为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继《之乎者也》之后 , 对当时台湾乐坛的又一次革命 。
那确实是一个蓬勃的年代 。
滚石有三大教父罗大佑、李宗盛、小虫 , 飞碟有“五陈二李”陈志远、陈乐融、陈大力、陈秀男、陈耀川、李子恒、李寿全 。

加在一起是传奇乘以传奇 。
有内地媒体记者问过李寿全 , 知不知道飞碟“五陈二李”的名头 , 李寿全一脸茫然 , 记者解释给他听后 , 李寿全霸气的说 , 麻烦以后把二李放在前面 。
资深媒体人杨樾曾说:回想过去三十几年 , 华语流行乐坛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有两次 。
一次是台湾的音乐家做了《明天会更好》 , 到了第二年 , 世界和平的时候大陆有一首《让世界充满爱》 。

1984年 , 英国歌手菲尔·科林斯和鲍勃·格尔多夫召集了十余位歌手录制了歌曲《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 为非洲饥民筹集善款 。
此举打动了美国歌手哈里·贝拉方特 , 他与迈克尔· 杰克逊、莱昂内尔·里奇合写了一首歌 , 号召45位歌手花了一晚上时间录制出了《We Are The World》 。
台湾音乐人深受触动 , 召集了不同地域、不同唱片公司共60位华人歌手共同创作《明天会更好》 。
制作由李寿全全权负责 , 大家都没有任何的猜忌或排挤 , 没有一个人介意自己唱什么位置 。
歌曲在香港发行 , 所得全部捐献 。
歌的词曲原本都是罗大佑所写 , 不过罗大佑的词通常带有批判 , 大家觉得作为《明天会更好》不太合调 。

张艾嘉提议一起改改看 , 于是你一言我一语 , 呈现出最后的歌词 。
但这次义举却被政客利用 , 一场美好的音乐善举 , 在当时却以不美好的结局收场 。
时间证明了音乐本身的力量 , 三十几年间 , 它仍旧出现在每一个呼唤爱和和平的场合 。
正如李寿全年轻时所言 , 一首歌好不好 , 三十年后再说 。
一个歌手好不好 , 也是如此 。
陈乐融最初为王杰写《安妮》时 , 被李寿全退了稿 , 李寿全认为写得太文艺 , 跟陈乐融说:“王杰不是知识分子 , 你要让他没有距离 , 从工人到家庭主妇都爱 , 不要耍花腔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