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全|李宗盛把他当偶像齐秦翻唱他的歌,他却说:歌好不好30年后再说( 二 )


本土音乐发展归于停滞边缘 , 有志人士站了出来 。
1974年 , 杨弦 , 胡德夫 , 李双泽三人共同推出专辑《中国现代民歌集》 , 拉开了台湾民歌运动的序幕 。

1976年 ,李双泽代劳老友胡德夫出席淡江文理学院的民谣歌会 , 质问唱英文歌的同学:你一个中国人 , 为什么唱洋歌?
并将可乐瓶掷碎在地:“我们要唱自己的歌!”
这桩音乐史上著名的“淡江事件”给民歌运动点了一把大火 。
次年 , 新格唱片创办了“金韵奖”青年校园民歌大赛 , 鼓舞年轻人自己创作 , 演唱自己的歌 。
齐豫、蔡琴、齐秦、黄韵玲、李宗盛......一个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字 , 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

许多学生 , 甚至高级知识分子参与到中间 , 歌手不再是浓妆艳抹的形象 , 人们对音乐的态度发生改变 。
音乐人的地位被整个提升 , 为后来流行音乐崛起做了铺垫 。
那时 , 李寿全在电视上看到第二届金韵奖的参赛者李建复 , 觉得这个男生长得真像武侠小说里的人 , 绝不曾想到几年后他会为这个男生制作专辑 , 专辑名称竟然与他对李建复的第一印象不谋而合 。

和李建复一同参赛的齐豫 , 一举拿下金韵奖和首届民谣风的双料冠军 。
比赛结束后 , 评审李泰祥找到齐豫 , 把自己作曲 , 三毛作词的《橄榄树》拿给她唱 , 齐豫一曲成名 。
齐爸爸觉得娱乐圈太复杂 , 不同意齐豫留在这个行业 , 所以齐豫决定出国读书 。
她离开新格唱片的时候 , 李寿全进入了新格唱片 。

1979年 , 李寿全退伍 , 正好看到新格唱片在招考制作人 。
本来要进银行工作的李寿全 , 转头报名参加考试 , 顺利过关 。
在新格 , 他结缘武侠小说脸的李建复 , 第一项工作就是为李建复制作专辑《龙的传人》 。

李寿全没有接受过正统的音乐教育 , 音乐基础全来自念书时听过的五六千张英文唱片 。
受其影响 , 他想把清新的民歌改一改 , 将校园民歌流行化 。
现今做音乐是经纪人导向 , 经纪人指向哪里 , 音乐风向就吹往哪里 。
早期做音乐是制作导向 , 制作人对专辑的定位会变成市场的主流方向 。
不拘一格的李寿全 , 把西洋做音乐的方式放进李建复的专辑 。

《归去来兮》用大提琴对话 , 《旷野寄情》用弗拉明戈吉他的方式演奏 。
特别的风格令专辑推出后风靡一时 , 李建复红遍台湾 。
且在20年后 , 他的表侄王力宏 , 将改编过的《龙的传人》唱响全国 。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李寿全取得了成功 。

但当时在唱片公司 , 规定制作人不可以挂名字 , 李寿全心中不平 , 做了四张专辑后离开新格 , 和李建复、蔡琴、苏来等人组了一个“天水乐集”工作室 。
它算是台湾的第一个制作公司 , 不过完全没有资本 。
那时台湾流行中国热 , 林怀民创办华人世界第一个现代舞团“云门舞集” , 取自《吕氏春秋》中的“黄帝时 , 大容作云门”;郭小庄创办“雅音小集” , 致力于音乐改革 。
于是李寿全取了个“天水乐集”的名字 , 由此可见几人的雄心与理想 。
工作室成立时 , 他们说“不假他人 , 不受商业钳制” 。
可惜“天水乐集”仅推出了《柴拉可汗》和《一千个春天》两张专辑即宣布解散 。

“月亮亲吻着银白色的草原 , 露水寒营火亮 , 情歌声声唱牛羊都睡了 , 太阳燃烧着金黄色的沙原 , 微风吹黄沙略 , 炊烟冉冉升驼铃阵阵响 。 ”
歌词透露浓厚的文学气息 , 编曲融合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形式 , 李建复与蔡琴的演唱 , 被比作黄山与太湖水 , 桂林与落山风 , 华山与巫山云雾 。
过于人文的音乐理念不符合大众市场所需 , 虽然没有赔本 , 但也远不如想象中好 。
恰逢工作室人事变动 , 李建复要去当兵 , 蔡琴也越来越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