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莉|《万箭穿心》:夫妻间最忌讳的,就是扯掉对方最后一块“遮羞布”( 二 )


因为李宝莉的强势 , 马学武在外虽然是个主任 , 在家却完全没有话语权 , 凡事都要被妻子掣肘 。 更加致命的是 , 马学武性格懦弱 , 没有什么主见 , 遇事只是一味隐忍 , 从不主动沟通 。
在马学武追求李宝莉之初 , 他曾经说“我们屋里不需要道理 , 宝莉就是道理 。 有理听她的 , 无理也听她的 。 ”这样一句宣言当初听来浪漫 , 事实上却是一种无脑的迁就 , 而不平等的婚姻地位也导致了他如今的尴尬处境 。

妻子捍卫婚姻主权的表象下 , 透露出独立意识的缺失当马学武终于难以忍受宝莉的脾气和控制 , 他提出了离婚 , 却不为宝莉接受 。 宝莉对闺蜜哭诉说 , 自己掏心掏肺付出 , 没有半点对不起这个家庭 , 凭什么要“被离婚”?可闺蜜小景却一语道破真相——马学武是被你一步步逼上这条路的 。
更悲哀的是 , 即使到了这一步 , 宝莉都没有好好反思过这段婚姻危机的深层原因 。 当然 , 宝莉的“看不开”也与她所受的教育有关 。 在原著中 , 宝莉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女工 , 空有美貌而无学历 。 在婚姻标准上 , 宝莉认为:

“找个没有文化的人 , 生个儿子像个苕 , 又有什么用?这年头 , 有板眼才有狠 。 有文化的人智商高 , 这东西传宗接代 , 儿子也不得差 。 往后儿子有板眼 , 上大学 , 当大官 , 赚大钱 , 这辈子下辈子都不发愁 。 ”
正是在这种世俗择偶观的影响下 , 貌美的宝莉在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文化程度更高的马学武 , 却没有考虑到她和马学武之间在性格爱好、家庭背景及价值观差异上的差异 。 由此可见 , 最初的李宝莉在骨子里其实认同一种“夫贵妻荣”的婚姻理想 , 以及“母凭子贵”的人生理想 。

正因如此 , 李宝莉明知马学武变心 , 却仍然拒绝离婚 。 因为这种对男人的依附意识 , 她宁愿在无爱的婚姻中苟延残喘 。 她既想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 , 又天真地想给这段婚姻“续命” , 于是当她在旅馆中发现丈夫偷情的证据后 , 她偷偷打电话报了警 , 最后闹得丈夫被撤职、下岗 , 身败名裂 。
李宝莉的“计策”得逞后 , 马学武果不其然 , 不再提离婚之事 , 反而因此心存愧疚 , 对她千依百顺 。 然而 , 李宝莉却是难改落井下石的本性 。 在生活中 , 她早已习惯了随意攻击丈夫的自尊 , 把自己的快感建立在丈夫的屈从之上 , 这次也不例外 。
她虽然在心里渴望婚姻生活的平静 , 享受丈夫的忍让与顺从 , 却始终不愿有所退让 。 因此 , 丈夫的婚外情事发后 , 她有意无意地用不堪的言语相讥 , 甚至以性生活惩罚丈夫 , 让他尊严全失 , 从而使自己获得心理平衡 。
其实说到底 , 宝莉对丈夫和家庭的强烈控制欲背后 , 其实是独立意识的缺失 。 无论是在小说还是影片中 , 宝莉一直是个为家庭而活的人 。 她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 也没有自己的生活 , 一天到晚只是围着丈夫和孩子转 , 将马学武和小宝作为全部的生活重心 。
宝莉一直将丈夫和孩子视为自己的财产 , 时刻想要掌控他们的生活 , 却从没有好好想过为自己而活 。 也正因如此 , 她走向了不可避免的婚姻悲剧 。

人格缺陷不是原罪 , 但是一定要找对真正能“治愈”你的人在影片中 , 李宝莉的步步紧逼最终导致马学武不堪重负 , 跳桥自杀 。 马学武死后 , 宝莉为了赎罪 , 用当“扁担”的沉重体力活劳动来养活公婆和孩子 。 闺蜜小景对她说 , 她身上发生的种种不幸和刚搬进的新家有关 , 条条大路穿过自家门前 , 在风水上叫做“万箭穿心” , 但是宝莉却执拗地表示:我非要说它是“光芒万丈” 。
本着这种固执的信念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 宝莉像个男人一样 , 十年如一日地养家糊口 , 甚至比以前更加能够忍耐 。 然而 , 埋头付出的宝莉却再次犯了十年前的错误 , 因为繁重的工作 , 她几乎没有把时间花在和家人的沟通上 , 还一直自我感觉良好 。 正因如此 , 她视为生命的儿子待她愈发淡漠 , 甚至在考上名校、出人头地后将她赶出家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