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
新华社兰州6月29日电 题:“薄肉塑”飞天:“肉肉的”飞天“飞”出壁画
新华社采访人员张玉洁
飞天最美 , 飘飘衣裙、翩翩舞姿……而世界文化遗产点麦积山石窟的飞天 , 是因身上的“肉肉”而闻名 。
飞天形象源自古印度文化中天人、天女 , 后随着佛教东传 , 它们与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仙人、仙女结合 , 形成了中国式的飞天 。
在麦积山石窟离地近70米的第四窟“散花楼”的窟顶壁画上 , 有28身1.5米以上的飞天 。 伎乐飞天手持横笛、阮咸等乐器 , 供养飞天拿着熏炉、香盘等物件 。
最“吸睛”的是壁画中飞天凸起的部分:挺拔的鼻梁、大且厚的耳朵、肉乎乎的手臂和纤细修长的手指 。 裸露肌肤的立体刻画 , 让飞天有了“肉肉的”观感 , 在绘于墙壁的衣带裙裳的映衬下 , 飞天看起来“破壁欲飞” 。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铭介绍 , 1953年 , 原文化部组织的麦积山石窟勘查团将这种结合浮雕与绘画的飞天命名为“薄肉塑”飞天 。 研究发现 , 飞天的裸露肌肤是凸起不到0.5厘米的泥塑 。
张铭说 , “薄肉塑”飞天诞生在麦积山石窟离不开天水的泥塑传统 。 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遗址 , 就出土了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等大量精美陶器 。
“麦积山石窟被称为‘东方雕塑馆’ 。 工匠在泥土中加入麻防止开裂 , 加入鸡蛋清、糯米汁等提升细腻程度 , 这使得泥塑气韵生动 , 且能在潮湿环境中保存千余年 。 ”张铭说 。
“薄肉塑”飞天也是多元文明交融的产物 。 “散花楼”是距今1400多年的北周时期洞窟 , 有7间大殿 。 从洞窟体量和壁画的精美程度看 , 可谓北周佳作 。
张铭介绍 , 麦积山石窟位于古丝绸之路上 。 北周虽是一个短暂的小政权 , 却在艺术上兼收并蓄 , 既吸纳了北齐及南朝的文化 , 也受到笈多佛教艺术的影响 。 麦积山石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北周佛教艺术 , 显示出多元的文化特征 。 “比如‘薄肉塑’飞天的鼻子 , 就与中亚粟特人的容貌特征有相似之处 。 ”
【壁画|】张铭说 , 多元文化与奇绝技艺的结合 , 在麦积山石窟创造出了一个鼓乐齐鸣、满壁灵动的佛国世界 。 这为今天的艺术及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