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峡博物馆携四张国宝级古琴来扬录制“古琴新声”

|中国三峡博物馆携四张国宝级古琴来扬录制“古琴新声”
文章图片

马维衡现场演奏古琴 。受访者供图
|中国三峡博物馆携四张国宝级古琴来扬录制“古琴新声”
文章图片

"松石间意"古琴 。资料图片
采访人员 王鑫
公元1095年,夏夜,微风吹过,竹林里弥漫着一股清香 。因为得了一张好琴,苏东坡心情极佳 。彼时,琴之于文人,意义非常,就连他的老师欧阳修,也曾为一张好琴,茶饭不思 。
手中的这张琴,琴面光洁如镜,丝弦柔韧弹性,吟猱绰注间,音色或深沉、或悠远,如长空雁叫、似万古流泉,无一不恰到好处,让人灵台明净、心旷神怡 。苏东坡大喜,在琴背上,刻下了“绍圣二年东坡居士” 。
时光流转,到了明代,这张琴辗转到了江南 。这片风柔水暖之地,不断滋养着古琴的音色,而泛音清亮、古朴松透的琴声,也吸引了众多江南文人 。就连“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也忍不住在琴背上刻下铭文,留下自己的偏爱 。
这张琴,便是在中国古琴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松石间意” 。光是在琴上刻下的铭文,就有文字题刻十二则、印章一个,是迄今为止,国内所见题刻最多的一张古琴 。除了苏东坡、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还有沈周、文彭、王宠、石渠、陈庭鹭等,都是名噪一时的文人雅士 。
如今,这张“松石间意”琴,被安放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内 。只是偶尔有展览时,静静躺在厚厚的玻璃罩下,迎接着观众们仰慕惊叹的目光 。
直到昨天,“松石间意”被小心翼翼捧了出来,安上了丝弦,调整了琴音,在古城扬州,一曲广陵琴曲《平沙落雁》,再次让世人见证了它的高山流水、如鸣佩环 。
这一刻,琴声为线,一曲千年 。
1
四大名琴齐聚 千年古琴扬州发声
和“松石间意”一起来到扬州的,还有另外三张中国名琴 。一张是唐代“襄”琴,距今已有1400余年,该琴铭文中的“莆阳蔡氏”,乃指北宋大书法家蔡襄 。一张是北宋“凤鸣”琴,琴底项部题篆书琴名“凤鸣”二字,其下阴刻行草四言诗两行:“凤皇来仪,鸣于高岗 。文章瑞世,其道大光 。”落款为:“景祐元年春日,清画堂主人题 。”款下一方章,篆文为“王元颖印” 。一张是明代“璐王中和”琴,琴底项部楷书琴名“中和”,龙池下楷书五言诗一首:“月印长江水,风微滴露清 。会到无声处,方知太古情 。”落款为“敬一主人”,诗下一宽边大印,篆书“潞国世传” 。
这四张古琴中,“松石间意”琴、“襄”琴是国家一级文物,“凤鸣”琴、“璐王中和”琴是国家二级文物,都堪称是“国宝级” 。
“抗战期间,居于北方和江浙一带的文人雅士及古琴名师,纷纷来到重庆避祸,因而大量珍贵古琴从全国各地汇聚到重庆,目前我们馆藏有古琴48张 。其中,这四张最为珍贵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黄小戎介绍,平时这些古琴很少对外展出,但博物馆一直也在思考,如果不利用,这些古琴永远都是没有生命的陈列 。“于是我们就构思了‘古琴新声’这个活动,让现代人听一听,千余年前的古琴,到底是什么声音,为何有着如此经典而迷人的魅力 。“这次来到扬州,也是这四张古琴进入博物馆以来,首次安弦发声 。”
据介绍,这四张古琴,从重庆运至扬州,光是运费和保险费等,就要十多万元,聘请的安保公司是为故宫博物院做过安保工作的 。抵达扬州后,它们被送到扬州博物馆库房进行保管,而且有着严格的时间管理制度,上午8点半出库,下午4点半回库 。
2
三位名家演奏 千里来扬为觅知音
录制古琴新声,为何舍近求远,千里赴扬州?
绝世好琴,须有名家来弹 。
“扬州是广陵琴派的发源地,如今还有很多广陵琴人活跃在中国琴界,来这里录制,是为了给这四张绝世好琴,找到当代知音 。”黄小戎介绍,录制前,特地来扬考察了环境、录音棚设备等 。“一切都很令人满意,这些促成了四张名琴,齐聚扬州,共奏新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