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归侨傣医:脚跨两国的“胞波”健康守护者( 二 )

  傣医药是中国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一 , 201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它有着较系统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 。

  架五告诉采访人员 , 傣医通过全身把脉寻找病因 , 配合草药与按摩治疗 , “有时会给病人念一些经文祈福消灾 。 ”

  正常年份 , 约相尚依每天接诊超过100人 , 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 不能进入缅甸山林中采集药材 , 家里储备的部分药材所剩无几 , 近期每天限制只接诊20位病人 。

  约相尚依从小受佛教影响 , 性格善良质朴 , 给中国病人看病 , 无论何病 , 加上服用20天的药材 , 只收取150元(人民币 , 下同)医药费;若是缅甸病人 , 只收取60元 。

  “缅甸边境地区发展落后 , 缺医少药 , 村民收入微薄 , 父亲常免费赠医施药 。 ”架五告诉采访人员 , 父亲还为中国军人、僧侣、孤儿免费看病施药 。

  遇到病人急发病情 , 约相尚依会背上药箱出诊 , 出诊范围为方圆20公里的中缅边境地区 。

  行医近50年 , 约相尚依仅盖起两层普通小楼 , 一楼客厅挂满各种捐赠照片和证书 。 架五说 , “中缅边境傣族村寨都有奘房(佛事场所) , 收留一些孤儿 , 父亲常常捐款 , 多则上万元 , 最少1000元 。 ”

  一家人本可凭借行医生活富足 , 时至今日约相尚依家仍要靠耕种田地生活 。 正值芒种时节 , 全家合力将10亩土地插上了水稻秧苗 。

  架五对采访人员说 , 父亲一生治病救人、乐善好施 , 在中缅边境地区德高望重 , 周边傣族村寨每逢重要节庆活动 , 村民会将父亲请到最高位置就坐 。

  约相尚依让架五向采访人员翻译道:缅语中“胞波”意思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 在这里的边境线上可以看到 , 大家都是同一个民族的兄弟 。 守护中缅“胞波”的健康 , 就是守护中缅“胞波”情谊 。 他一生收教中缅徒弟20余人 , 仍希望将傣医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中缅两国年轻人 。 (完)

【编辑:李霈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