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大家都说 流量为王 把住了入口 就能赚到钱

慢慢体会到:其实流量入口不是最终的王道,最终的王道是在用户大脑中形成的品牌和服务认知度,这是比流量入口更前的东西。“重视流量,但缺乏品牌意识。
■网友
这个概念有误,不该叫流量为王,而是入口为王。举个例子,你互联网获取信息需要用搜索吧,所以你必须通过百度到达你真正想要到达的目的网站。这时,百度就是流量入口,它可以通过排名影响你最终去到哪个目的地。如何把住入口? 那就是提供客户需要的内容。比如现在的 手机订餐(饿了么),携程旅游,都是把住了入口。
■网友
这句话最早来源于互联网,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说一下我的看法吧,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拍砖。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像一场大迁徙,牧民们(互联网公司)择流量而居。
为啥大家都说 流量为王 把住了入口 就能赚到钱

线上流量爆发就砸线上,各种网络推广、线上引流,直到爆发趋于平缓,增长开始变得困难,推广费用居高不下的时候,大家才意识到,线上挖掘的性价比已经不高了;于是大家一股脑又转到线下,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无人便利店,无人健身房等等;通过线下场景和用户产生强关联,一时也是迎来了另一轮的增长,可是线下场景符合条件的又极为有限,很快也遭遇瓶颈;这个时候,一些已经获取到巨大流量的公司便开始做起了流量的生意,微信的小程序、手机的轻应用,把自己已经获取到的用户流量直接开放,一方面帮助不具有流量拓展能力的产品获取到低成本的流量,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这些新的应用对大公司的存量用户产生刺激和活跃,可以说是双赢了,这也是目前大公司的玩法。可是这样终归是受制于大公司的平台,总有些有野心的公司想要尝试新的途径,当然也有新的途径,一些具有开发能力的科技公司,用自己的科技单品,既做硬件,又做软件,也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像小米的手环、一些可穿戴设备,在依靠单品质量占领市场的同时,也获得了一批新的用户和具有强关联的使用场景。在这个过程中,用户量的思维贯穿其中,用户量也即流量。
【为啥大家都说 流量为王 把住了入口 就能赚到钱】 为啥大家都说 流量为王 把住了入口 就能赚到钱

那么为什么这些科技公司要千方百计的抢夺用户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公司要挣钱,那得有人掏钱,谁掏钱?当然是用户啦,具体怎么个形式,怎么让用户掏钱,掏多少钱,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公司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事情,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用户拿到手,等有了用户,再来认真的考虑这些问题,慢慢的去经营存量用户,这才是可行的办法,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消费市场刚刚开始,衣食住行各个方向都是一片空白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某个市场才是最聪明的做法。而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公司抢占市场就好像超市促销刚开始,一群大爷大妈蜂拥而至,各种混乱,各种抢占,市场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这也就出现了几年前各个行业开始混战的局面,像出行市场的滴滴、快的、Uber等;外卖市场的饿了么、美团、百度、淘点点等、电商市场的淘宝、京东、拼多多、苏宁等;房产市场的链家、房多多、安居客等(相对来说市场挖掘程度还不够);还有更多其他领域,像旅游、教育、医疗、健身等等,都是混战一片,非常惨烈;这种现象从2010年前后开始,直到2017年左右随着市场的竞争发展,以及经济环境的收紧,行业的格局看似已经稳定,大家都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市场规模和业务类型,可以暂时和谐相处了;不过话说回来,竞争是持续存在的,只是没有以前那么激烈,这都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小巨头们都从抢夺用户的竞争态势开始向挖掘自有用户价值回血的状态调整;很难说,等到市场环境开始转变,大家都有了充足的粮草弹药,一片厮杀的格局会再次出现,不过这个时候场面应该会温和的多,因为能坚持下来的毕竟是少数,合并、收购的现象必然也会越来越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