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度』河蟹塘“白虫”繁殖危害大?分享给你几个妙招

1. “白虫”的产生与危害
1.1 “白虫”的产生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在经历了4月的几场春雨之后,塘里“白虫”开始呈井喷式的爆发:仅2~3天时间,蟹塘沿边、下风口、水草周围甚至全塘都布满了“白虫”使水体呈现乳白色。
那么,白虫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其实,“白虫”是淡水蟹塘里浮游动物枝角类、挠足类和轮虫的统称。由于其个体小、白色透明,在水中到处游动,因此称为“白虫”。“白虫”与虾蟹一样,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是小型的甲壳动物,主要以藻类、有机碎屑为食物,也是虾蟹类的天然饵料。
在3月份开始生长,4、5月份水温17~25℃之间大量繁殖。 其实,有白虫并不一定是坏事,一定数量的浮游动物可以维持蟹塘生态链的稳定,也为蟹苗提供高营养的生物饵料。
 『透明度』河蟹塘“白虫”繁殖危害大?分享给你几个妙招
文章图片

1.2 “白虫”爆发的危害
前期缺乏预防,随着水温升高,一旦大量繁殖,会消耗蟹塘的藻类、溶氧、营养物质,使蟹塘生态链断裂,对螃蟹生长产生一系列问题:
1) 摄食藻类,容易引起水浑;藻类被大量摄食,水体稳定性下降,天气变化易引起水混;
2) 氨氮亚硝酸盐超标:藻类缺乏后,水体营养物质循环受阻,氮大量积累,导致氨氮、亚盐偏高;
3) 透明度低,水草不易生长:白浊水透明度低,水草生长受到抑制,导致伊乐藻发黄、逐渐萎缩;
4) 大量耗氧,池塘供氧不足,影响脱壳翻倍率:“白虫”喜聚集,使局部水体耗氧严重,缺氧,影响螃蟹正常生长与翻壳率。
所以,进入5月份,提前控好“白虫”,有利于促进蟹塘水草的生长,保障河蟹翻壳率。
 『透明度』河蟹塘“白虫”繁殖危害大?分享给你几个妙招
文章图片

 『透明度』河蟹塘“白虫”繁殖危害大?分享给你几个妙招
文章图片

2. “白虫”处理小妙招
1)药物杀灭:养户习惯采用药物直接晒灭“白虫”的方法,此方法简单高效,一般1~2次便可杀灭蟹塘大部分白虫。但由于河蟹和浮游动物都属于甲壳类,杀灭白虫的药物一旦使用不当,对河蟹产生不良影响。
2)灯光诱捕: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养户的养殖观念也越来越先进,很多老板不再使用刺激性的药物杀灭,而是选择用更安全的灯光诱捕(如下图)进行处理。如图,次捕虫器小巧灵便,不像抽水泵耗费人工,而且效果很好,客户使用后反馈,一晚可捕30斤左右“白虫”,效果明显。
 『透明度』河蟹塘“白虫”繁殖危害大?分享给你几个妙招
文章图片

 『透明度』河蟹塘“白虫”繁殖危害大?分享给你几个妙招
文章图片

3. 具体问题处理方法:“白虫”引起的水质问题主要有2种:
1)“白虫”引起的水浑状况,
2)瘦白而不浑的水质。
那么,遇到这两种情况一般该如何解决呢?
1)白混水:这种塘口一般没有藻类,溶氧偏低,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处理方法:可以先通过换水换掉一些白虫,再将少量白虫杀灭,再补一些新鲜藻源、培藻。
培藻方案:首先,用灯光诱捕或者是捕虫器连续捕虫3~5天,待大多数白虫被捕尽,再培藻。
2)白瘦水:一般水体有机杂质少,水草不易挂脏,长势较旺盛,但是透明度过高,水体比较清瘦,容易引起青苔滋生及河蟹应激。
【 『透明度』河蟹塘“白虫”繁殖危害大?分享给你几个妙招】解决方案: 可以采用药物杀灭法或灯光诱捕法来预防过度繁殖引起水浑现象,再培藻肥水,降低水体透明度,防止透明度过高引起青苔滋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