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万人网上蹭他的课 刑法学教授靠硬菜和浓汤火出圈( 二 )
罗翔的线下课堂风格与线上并无二致 。 “就像我们湖南人做菜 , 肯定都得葱姜蒜爆锅 。 不同的课堂就像炒不同的菜 , 不一样的只是食材 , 但都得爆锅 。 ”
罗翔说 , 这种“香爆入味”的风格并非自己刻意雕琢的结果 , 而是学生鼓励出来的 。
“学习是很辛苦、枯燥的 , 如果有一种趣味性引导 , 能够让人坚持 , 那也未尝不可 。 ”罗翔告诉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 , “学生越喜欢这种教学风格 , 越能教学相长 , 也就越能鼓励自己坚持这种风格 。 这是一种正向循环的关系 。 ”
罗翔在讲台上收放自如 , 妙语连珠 , 很少人知道他从小就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 。 1999年 , 罗翔还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研究生时 , 就开始外出兼职讲课 。 曾经每次课前 , 他都把要讲的每个例子、每句话写下来 , 甚至包括“下课了”三个字 。
再后来 , 熟能生巧 , 脑子里有个提纲就够了 , “就像菜谱一样 , 菜做得多了菜谱自然可以放到一边了” 。
把刑法课搬上网之后 , 罗翔的“食客”猛增 。 他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关注 , 这让他觉得责任更大 , 有点压力 。
尽管被网友称为法律“段子手”、法律界的“郭德纲” , 罗翔在生活中却是“很闷”的人 。 他没什么爱好 , 除了读书、讲课、组织读书会就是做饭 , 平时也不会给身边的人讲段子 。
课堂上的“爆”与课堂外的“闷” , 罗翔并不觉得矛盾 。 他说:“毕竟生活不是段子 。 君子慎独 , 也要走入人群 。 ”
走红之后 , 罗翔拒绝了多家媒体的采访 , 依然过着“很闷”的生活 。 对“网红”这个标签 , 他不飘飘然 , 也不着急撕掉 。
“网红本身就是昙花一现 。 走红只是人生剧本里的小插曲 。 不论是在云端之上 , 还是在低处 , 我都只是一个普通人 , 有普通人的虚荣和虚伪 。 但是要尽量去克服它 。 ”罗翔说 。
努力画好“圆圈”的人
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并不容易 。
在北京上大学时 ,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窗 , 他总觉得“惟楚有材 , 于斯为盛”“大江东去 , 无非湘水余波” , 为自己的湖南人身份而骄傲 。 学校组织湖南老乡会 , 他和老乡们一起 , 专夸湖南人的好 。 再后来 , 一次老乡会活动没叫他 , 原来他们开的是长沙老乡会 , 而他是湖南耒阳人 。
这件事并没让他反思 。 相反地 , 他当时想的是 , “你不带我就不带我 , 我还不跟你玩呢!”
后来在学校教书时 , 罗翔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 , 不大瞧得上身边“平庸”的人 。
改变发生在33岁那年 。 对于这个转折 , 罗翔不愿意多谈 。 他只说 , “年少总是轻狂 , 总是喜欢抽象的概念 , 总把人设想得很完美 , 用理想的标准要求别人 , 才会觉得别人如此平庸 。 可事实上 , 你每天都在与一个平庸的人共处 , 那就是你自己 。 你每天不断原谅自己 , 却不愿接纳别人的不足 。 ”
在《圆圈正义》一书中 , 罗翔写道:“对抽象人类的爱只需投入脑力 , 但对具体的人的爱则需投入真实的感情 。 每一个具体的人都不完美 , 都有可鄙之处 。 一个人越是陷入对抽象人类的爱 , 就越是厌恶真正具体的人 。 ”
面对采访人员对那次转折的追问 , 罗翔说 , “你身边的人就像一面镜子 , 他们会提醒你 , 你也会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问题” 。
33岁之后 , 他才真正明白祖父当年的话 。 他反思自己不够勇敢、反思“法律技术主义”、反思自己的自恋和偏见 。 自我反思后来也成为罗翔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告诫 。 例如 , 他经常在讲完新奇的案例之后 , 一本正经地告诉学生们 , 法律学习千万不要陷入技术主义 , 法律永远不能超过社会常识的限制 , 千万不要带着法律人的傲慢 , 这种傲慢其实只是不学无术的一种体现 。
罗翔希望学生能培育出真正的法治理念 , 比他走得更远更好 。 一门课结束时 , 常有学生找他留言 , 他总是写“愿你成为法治之光” 。 “法治之光” , 在罗翔看来意味着一方面要追求良善 , 另一方面也要自觉遵守规则 , 不要觉得自己在规则之外 。
推荐阅读
- 安徽“80后”残疾青年网上卖花:高峰期日发货逾3万单
- 西安两男子从网上学会这种技术,竟专门用来......刑拘!
- 税务局|
- 阿里程序员网上招人的情况为何如此多见
- 三本的物联网工程有出路吗
- 为啥网上那么多诈骗的都没人管
- python的html5lib这个库咋使用啊我在网上也没有找到相关文档
- PS网页版
- 高血糖|71岁老人血糖从13.1降回正常,学会他的降糖方法, 你或也可以做到
- 女子网上挂售婚纱,没想到被套路了……